俄烏沖突打了3年多了,烏克蘭前線早就兵力告急,士兵傷亡居高不下,男人被抓壯丁,17歲未成年男孩也要上前線。大量女兵只能喝酒壯膽上戰場,以至于俄軍俘虜大批醉鬼。是人沒了,還是膽子碎了?從烏軍如今的狀態看,問題顯然已經到了根上。
2025年7月,一場罕見的密集空襲,幾乎覆蓋了烏克蘭全境。根據烏克蘭方面的數據,僅7月9日這一天,俄羅斯就發射了728架無人機、13枚導彈,覆蓋全國范圍,烏克蘭防空系統雖做出反應,但依舊防不住大范圍破壞。
這并非一次偶然的強攻,而是俄軍戰略進攻節奏中的一部分。過去一周里,俄軍陸續使用了超過1200架無人機、近千枚精確制導炸彈、數十枚遠程導彈,目標包括哈爾科夫、頓涅茨克、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等前線及縱深城市。
更讓烏方焦頭爛額的是,俄軍正在嘗試在烏東北部開辟新戰線,逐步逼近烏軍的后勤要地梅熱瓦亞。這是一場“絞肉機”式的戰爭,烏軍每天都在流血,地盤一步步被壓縮。
據俄羅斯國防部稱,僅7月上旬的單日戰斗中,烏軍就損失了超過1280人。而整體來看,近幾個月烏軍平均每月損失高達5萬人。如此慘烈的數字,背后是兵源的日益干涸和指揮層的焦慮失控。
戰爭前,烏克蘭總人口大概在4000萬左右,但隨著戰爭爆發,烏東四州的人口大面積流失,大量青壯年逃離,再加上難民潮不斷外溢,烏克蘭目前可用的征兵基數已銳減至約300萬。
而即便這些人都愿意參軍,補充兵力的速度依舊遠遠追不上前線傷亡的消耗。目前烏軍總規模雖然名義上達到90萬人,但能真正上戰場的一線作戰兵力,實際只有約39萬。換句話說,每兩名登記在冊的士兵中,只有一人是真正能扛槍打仗的。
按現有的戰損速度,每月烏軍需補充5萬兵力才能“填坑”,但每月征召僅3萬人,遠遠不夠。為了彌補缺口,不少新兵剛訓練幾天就被送往前線,有的甚至還沒摸清槍械結構,就直接面對俄軍的炮火。
這不只是拼人,更是拿命去填戰爭的無底洞。毫無準備地上陣,讓傷亡率飆升,也直接摧毀了部隊士氣。
據烏克蘭媒體披露,目前擅離職守的逃兵人數已超過10萬。這些人不是叛國者,而是被現實嚇退的“戰場逃兵”。很多新組建的旅級部隊,在還沒走上前線前就“散了架”——不是編制出了問題,而是人一個個跑光了。
戰爭進行到這一步,不是硬撐的問題,而是扛不住的問題。面對死亡概率極高的戰場,哪怕是訓練過的士兵,也難免心態崩潰,更別說大量被臨時抓來的“補丁兵”。
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女兵出現在前線,成了填補男兵缺口的“應急方案”。但這同樣不是出于自愿,而是形勢所迫。
近期,俄軍在蘇梅地區的作戰中俘獲了一批烏軍女兵,其中不少人在作戰時醉醺醺。甚至有俄方情報指出,這些女兵在上戰場前,被強迫或默許喝酒“壯膽”。
這并非個例,而是一種“非官方戰術”:靠酒精壓下恐懼,借著沖動打仗。在短期內可能奏效,但從長期看,正是部隊崩潰邊緣最真實的寫照。
戰爭打到這一步,烏軍連最基本的戰斗精神都快守不住了。在嚴重的人員損耗面前,烏克蘭政府的第一反應不是積極應對,而是試圖“藏住數據”。
7月初,俄方提出將6000多具烏軍遺體歸還烏克蘭,同時進行傷員與年輕戰俘的換俘操作。本以為這是一項“人道主義行動”,結果烏方最初竟拒絕接收,并無限期推遲交換。
這在外交上極其罕見。而真正原因,其實很好理解:烏克蘭政府擔心,一旦大規模接收遺體,真實的戰損數據就將徹底“捂不住”,不僅國內士氣可能徹底崩盤,外界也會對烏克蘭戰局徹底失去信心。
最終,在國際輿論壓力下,烏方才不得不“被迫接收”。但此事讓外界看得更加清楚:烏軍傷亡早已突破臨界點,官方不敢公開,是因為承受不起輿論沖擊。
俄羅斯公布的數據顯示,僅6月,烏軍陣亡與受傷人數高達4萬余人——這已經接近一個旅級單位的滅絕。
除了兵力危機,烏克蘭還面臨另一個隱形的難題——軍援波動。過去一年,美國和歐洲對烏援助熱情開始降溫,一方面是因為烏軍反攻成效不明顯,另一方面是因為西方自身也扛不住長期“輸血”。
更關鍵的是,西方的援助主要是高端武器,不是士兵。戰爭歸根到底要靠人打,但人沒了,再好的裝備也頂不住持續消耗。
曾幾何時,烏克蘭靠“國際關注”獲得了全球支持;但當關注變成疲勞、支持變成負擔,這場戰爭似乎越來越像烏克蘭一個國家獨自承擔的噩夢。
澤連斯基政府的“硬挺”,在很多烏克蘭人眼中已經變成“盲挺”。一代年輕人被送上前線,他們不是在“保家衛國”,而是在為政治豪賭買單。
一個國家的軍隊,如果連士兵都需要靠酒精“麻痹”才能上陣,那這場戰爭已經走到了極其危險的階段。烏克蘭女兵“醉戰”的背后,不是勇氣的體現,而是絕望的映射。
三年多來,烏克蘭確實展現了驚人的意志,但意志不能代替兵力,情緒不能抵御導彈。當人口、軍備、援助全線告急,澤連斯基政府是否該思考——繼續消耗下去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民眾還撐得起這場“沒有終點”的戰爭嗎?
俄烏沖突看似遙遠,其實關乎整個地區的未來走向。而眼下的烏克蘭,最不該做的,是繼續把自己的年輕人送進“絞肉機”。戰爭不是游戲,打到“人都沒了”的時候,喊停也只是奢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