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大省湖南,有著90%本科升學率的長沙雅禮中學,無疑是很多學子夢寐以求的學術殿堂。
每年都有大批學生從這里邁向清華、北大等國內頂尖高校。
可誰又能想到,就在剛開啟高考百日倒計時的時候,常年在學校霸占第一名,清華北大簡直是手到擒來的漂亮女學霸黃雨桐,竟在這時收拾書包準備走人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她選擇放棄了可以改變人生命運的高考呢?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新華網】【瀟湘晨報】(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放棄高考
原來,這是因為黃雨桐長期在學校保持著品學兼優的良好作風,禮雅中學特意為黃雨桐申請了報考劍橋大學的機會。
這就意味著黃雨桐要在高考前夕做出一個足以改變人生走向的重大決定,是參加高考毫無懸念的考入清華北大呢,還是抓住機會全力沖刺劍橋大學。
經過深思熟慮后,黃雨桐做出了一個遭到老師和同學們一致反對的決定,那就是放棄高考,去參加劍橋大學的入學考試。
在同學們看來,以黃雨桐的成績,考上清華北大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而劍橋的考試難度極大,不僅要考七門科目,且全是英文作答,風險實在太高。
但黃雨桐卻不這么想,因為對于她自己來說,劍橋大學是學術的圣殿,是從小就深埋在心底的夢想,這樣的機會或許一生只有一次,她不想錯過。
如果真沒考上劍橋大學的話也沒關系,首先是嘗試過后就不會后悔了,其次是高考還能復讀,也算是有個底,不至于白白浪費了這么好的成績卻沒學校上。
于是她迎來了一段艱苦的備考之旅。
為了準備七門課程的考試,她每天凌晨五點就起床學習,像她感興趣的而且也十分擅長的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她完全靠自學就啃下了一本本厚厚的教材。
在提升英語能力上,她不僅堅持每天聽BBC新聞,模仿播音員的發音和語調,而且時常把自己沉浸在純英語的環境中找感覺。
在枯燥的備考的日子里,她幾乎放棄了所有的社交活動,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
一切就如黃雨桐的老師曾說過的那樣:“學習,必須耐得住寂寞。”
在考試那天面對全球各地的頂尖人才,黃雨桐依然鎮定自若。
當考試成績出來后,黃雨桐不僅沒有辜負大家的期待,更是憑借著七門筆試科目滿分和110分的托福考試成績,成功通過的筆試。
而在面試環節,面對三位考官的提問,她不慌不忙,用標準又流利的口語,不僅在20分鐘內就完成了對三道復雜的數學題的講解,而且清晰的解題思路也讓考官們眼前一亮。
于是她順利地被劍橋大學數學系錄取,成為雅禮中學十年來第一個被劍橋數學系錄取的學生。
相信不少朋友們都開始好奇,如此優秀的孩子,家長是如何培養出來的呢?
引導式教育
“我爸媽就沒管過我啊……”這是黃雨桐被問到家長教育類問題的回答。
可能是因為黃雨桐出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所以她幾乎沒有對學習有過濃烈的抗拒情緒。
她的父親是一名醫生,而母親則是一位英語教師,由于她父親也非常重視她從小的雙語培養,所以家中最不缺的就是豐富的英文書籍和醫學期刊。
與此同時,這些書籍也成了她童年最好的伙伴,在父母忙于工作的時候,總是代替父母陪在她身邊。
也正是在有這樣濃厚學習氛圍的熏陶下,黃雨桐對知識的渴望被早早點燃,甚至沒有父母的督促,她也養成了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在她4歲時,為了引導她明確的興趣愛好,父母買了一架鋼琴放在家里,讓她想彈就彈,從來沒有逼迫過她。
黃雨桐在這方面就和正常的小孩子一樣,起初對這些能發出美妙聲音的事物充滿了興趣,便開始了學琴生涯。
而在上小學后,漸漸開始厭煩了,從每天都彈著玩到每周一次、每月一次……直到后來她也干脆摸都不摸了。
果然,在黃雨桐長大后,出于對音樂的興趣,她的雙手又不由自主地放在了琴鍵上,對著她下載好的琴譜開始練琴。
不過她的父母從來沒有要求她去考級,她從來都是按照自己的興趣學習新曲子。
與此同時她還格外沉醉于英語,但覺得自己的口語一直不是強項,她幾乎每天中午都會去英語角和外教聊聊天從音樂、詩歌到電影、小說、音樂劇……能想到的一切,只要能用英語表達出來,她就能無所不聊。
這讓她的口語有了很大的進步,甚至在校級活動上當過“同聲傳譯”員。
真的很難想象有如此成績的黃雨桐,并不是一個只會死板學習的孩子,她的生活簡直是豐富多彩有滋有味。
肆意生長的人生
在中學時,黃雨桐參加了戲劇社,她不僅在舞臺上盡情綻放光彩,展現出了自己的藝術天賦,而且也敢于在校慶晚會上獨自一人演唱英文歌。
黃雨桐并沒有什么學霸的架子,在與國外的志愿者展開支教活動上,她不僅親切地和同學們一起組織義賣集資,還大大方方地下地干農活,對這個活動她至今感觸良多。
在結束這將近10天的活動后,回到學校依然保持第一名的成績,真是讓人感慨學霸真不愧是學霸。
而且她在校期間的人緣也很好,答應朋友們的事情都會牢牢記住,然后認真兌現,基本不會拒絕。
在成功獲取了劍橋大學數學系碩士的學位后,黃雨桐選擇留在英國發展,期間她因為沒有挑戰性,換了一次工作,她更喜歡能激發她挑戰性的工作。
后來她選擇了需要運用數學模型對市場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的量化研究,充滿了挑戰和不確定性,而這正是黃雨桐所喜歡的。
大學期間黃雨桐參與了志愿者協會,經常組織學校和養老院的活動,定期去養老院幫忙整理物品、陪老人們聊天,在這些社會服務中,她收獲了許多快樂。
在2020年疫情爆發時,她得知了國內醫療物資緊缺的現狀,顧不上心急如焚,立刻行動了起來,組織身邊的華人學生和志愿者,四處籌集物資,將物資及時寄往國內的醫院和社區,為抗擊疫情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許多人都擔心在英國讀大學的黃雨桐受到思想的侵蝕,變成“外國人”,但是她說,她很喜歡跑起來的感覺,同時也希望我們偉大的祖國也能一直“跑起來”。
同樣關注公益的學霸還有清華大學的龐眾望,在5月10日時,龐眾望還受邀回到母校為學弟學妹們加油,在6月23日時,他還亮相于清華大學2025年的招生宣傳片。
結語
其實在黃雨桐的心里,她與千千萬萬個學生沒有什么不同,她沒有自視清高,反而和高中的同學們還保持著密切的聯系。
相信她能一直堅守本心,在自己喜歡的路上越走越遠。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新華網】【瀟湘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