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晚(7月12日),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在全國電視上突然甩了個“重磅消息”。他說了句挺硬氣的話:“美國不是一直喊著要重啟核談判嗎?我們伊朗不急,沒必要魯莽答應?!?/strong>其實他還補了句,保障伊朗自己利益最重要。這話甩出來,德黑蘭直接成了聚光燈下的主角。說真的,這回美伊到底誰會先低頭?看起來還真讓人琢磨不透。要放在國際市場和媒體眼里,那就更炸鍋了。
說句心里話,美伊核協議的較勁真不是新鮮事。201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后,坑坑洼洼拉扯了好幾年,制裁、核活動還反制,反正一個信不過一個,死循環似的。按現在這個節奏,7月7日特朗普又公開喊話,說什么“我們都安排好跟伊朗談了”,還忍不住加兩句“他們想談”“他們已經慘敗”,這言外之意很明顯,就是想給伊朗點壓力吧。美國中東特使威特科夫也上來補充,說一周內可能就談。
可伊朗那邊呢?說實話,人家一點也不著急。阿拉格齊可是反復強調,收到美國不少信息,但想怎么談、啥時候談、在哪談,都得先掂量掂量。最關鍵是,人家直接說了“不能再被當靶子”。你想啊,誰喜歡成天擔心隔壁的導彈飛過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其實局里還有一層“暗線”,以色列對伊朗核項目一直擺不平,還有時不時的軍事威脅。再加上G7、歐盟、石油輸出國這陣風,核協議這玩意兒突然成了牽動全球能源和安全的大繩子。我有時候覺得,這種事兒就像大家一起拉皮筋,看哪方先喊疼。
但說到底,伊朗怎么就變得不急了?我這兩天翻了不少歷次核談資料,硬是琢磨出來幾個新變化——
一是,“保證條款”現在成了頭等大事。阿拉格齊就擺明了:美國必須拍胸脯保證以后不打伊朗。這話聽著簡單,實際難得很。兩國互信都快見底了,伊朗怕被坑,美國又舍不得制裁這張牌。博弈場上,軍事實力和安全承諾說話,有時候真像兩家打牌,都攥著底牌不肯全攤。
第二,經濟制裁和解除成了連體嬰。美國2025年新制裁賠得伊朗頭大,但又趕上過去一年油價飛漲,錢雖然緊張,至少沒一下趴窩。特朗普這番“可能取消制裁”的風聲,既像哄人吃的糖,也像隨時能翻臉的巴掌。伊朗人現在絕對是“寧肯慢點,也不能犯糊涂”。
第三,國際大環境有點意思。中東局勢、俄烏、各種大選攪成一鍋粥,歐美自己對制裁伊朗都有點分裂,別說伊朗也在悄悄看中俄臉色。其實,核談判也不過是世界新老勢力“洗牌”的縮影吧。
真要總結一句,我感覺伊朗根本不急出手,就是要攢夠籌碼再來。這波比的不是膽子,是誰能憋得更久。美國當然想快點降溫,但真要讓步,恐怕還得再等等。
再說回到中國,咱們這些年也算在中東露臉了不是?我身邊有朋友就說,中東比斗狠的時代過去了,誰能當好“老好人”,誰就能掙錢。別看這些高大上的合作、石油運輸、貿易——其實最后都影響著我們的油價和菜籃子。中國一向主張有事好商量,誰喜歡天天打仗?去年沙特和伊朗緩和關系,中國背后可沒少出力。要我說,將來中國很可能在美伊關系里扮把關鍵角色,沒準哪一天真成“調解高手”誰也說不準,想想還挺有意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