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天然護膚品牌逐本宣布與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正式推出“逐本車載智能凈膚系統”,將卸妝級清潔技術應用于汽車座艙環境管理,首次實現“肌膚護理”與“車內空氣凈化”的跨維度融合。此舉不僅標志著逐本從美妝領域向大健康科技的戰略延伸,更揭示了汽車產業在“健康出行”趨勢下的萬億級市場機遇。
跨界邏輯:汽車市場正經歷“健康化”范式變革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45%,消費者需求從“續航里程”加速轉向“座艙健康”。J.D. Power調研指出:
- 92%車主認為車內空氣質量影響駕駛體驗;
- 76%家庭用戶愿意為具備抗菌、除醛功能的車型支付額外費用;
- 車載健康配件市場規模預計2025年達8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35%。
逐本研發團隊發現,傳統車載凈化器僅能過濾PM2.5,卻無法分解皮革座椅釋放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空調管道滋生的霉菌等微觀污染物,而這類物質與肌膚接觸后可能引發過敏、炎癥——這與卸妝產品需要清除的“毛孔級污垢”存在技術共性。
技術遷移:從卸妝水到座艙凈化的三大核心突破
逐本將沉淀8年的天然植物萃取技術與微膠囊控釋技術進行車規級改造,推出全球首款“生物酶解-光催化”雙模凈化模塊:
1. 卸妝級吸附材料:捕獲納米級污染物
逐本實驗室聯合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開發改性玉米秸稈活性炭,其孔隙結構經卸妝水成分浸潤優化后,對甲醛、苯系物的吸附容量提升3倍。實驗數據顯示,該材料在30m3密閉空間內,20分鐘即可將TVOC濃度從國標限值的5倍降至安全范圍。
2. 仿生酶解技術:分解污染物而非簡單過濾
傳統凈化器依賴HEPA濾網物理攔截,而逐本系統搭載植物源脂肪酶+氧化還原酶復合體系,可模擬人體皮膚代謝過程,將吸附的油性污垢(如化妝品殘留、食物油脂)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該技術已通過TüV萊茵車規級耐久測試,可在-40℃至85℃環境下穩定工作10年以上。
3. 智能香氛聯動:打造情緒化座艙體驗
逐本將卸妝水中廣受好評的天然精油調香技術延伸至車載場景,通過AI算法根據駕駛模式自動調節香氛濃度:
- 運動模式:釋放雪松+葡萄柚精油提振專注力;
- 休憩模式:擴散薰衣草+洋甘菊精油緩解疲勞;
- 兒童模式:啟用無醇配方柑橘香型保障安全。
商業模式創新:硬件免費+耗材訂閱的“剃須刀模式”
逐本車載系統采用“主機廠預裝+用戶訂閱服務”雙輪驅動:
- 與車企深度綁定:首批合作車型包括某新能源品牌旗艦SUV及MPV,系統作為“健康選裝包”進入官方配置表,定價較傳統凈化器低40%;
- 耗材持續盈利:用戶需每月更換含逐本卸妝水核心成分的生物酶濾芯,單個濾芯定價99元,復購率預期超85%;
- 數據增值服務:通過車內傳感器收集的用戶膚質、壓力值等數據,與逐本美妝APP打通,推送個性化護膚建議,形成“車內凈化-肌膚護理”閉環生態。
市場反響:車企搶單,資本追捧
據內部人士透露,逐本已收到超過10家車企的合作意向書,其中3家國際品牌進入技術對接階段。資本市場方面,項目啟動僅3個月即完成Pre-A輪融資,紅杉中國、蔚來資本聯合領投2億元,投后估值超15億元。
行業分析師指出,逐本模式成功破解了車載凈化市場的兩大痛點:
- 技術同質化:通過生物降解技術建立差異化壁壘;
- 盈利單一化:以耗材訂閱實現長期收益,客戶生命周期價值(LTV)提升5倍。
未來戰略:定義“第三生活空間”的健康標準
逐本創始人劉倩菲宣布,公司正式成立“逐本移動健康實驗室”,計劃三年內投入5億元研發資金,重點突破以下領域:
- 皮膚接觸面抗菌涂層:在座椅、方向盤表面植入逐本卸妝水同款植物抑菌因子;
- AR美妝試妝鏡:集成肌膚檢測功能,利用行車間隙為女性用戶提供妝容建議;
- 母嬰級空氣管理:與兒科醫院合作開發針對兒童過敏體質的凈化方案。
“當汽車成為家的延伸,健康不應是選項,而是基礎設施。”劉倩菲表示,“逐本的愿景,是讓每一次出行都成為對身心的溫柔呵護。”
關于逐本
逐本創立于2016年,以“天然植萃+生物科技”為核心,卸妝系列產品連續三年蟬聯天貓品類TOP1,服務用戶超1000萬。2024年啟動“無界健康”戰略,業務覆蓋美妝、母嬰、車載三大場景,預計三年內實現IPO。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