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伊始,東陽木雕小鎮迎來了一波又一波前來參加暑期實踐的大學生們。他們中有的是非遺保護專業的學生,也有的是來自建筑設計、平面設計等相關專業的學生。從最初的書面印象到親身體驗,他們實地感受東陽木雕、竹編的魅力。當青春力量邂逅千年非遺,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作為浙江歷史經典產業特色小鎮,東陽木雕小鎮不僅是木雕竹編藝術的聚集地,更是非遺保護創新的重要窗口。近年來,小鎮以產教融合為抓手,持續為非遺傳承注入新生力量,不僅為東陽木雕這一非遺技藝的傳承與發展開辟了新路徑,也為小鎮提升了知名度。
目前,東陽木雕小鎮構建起了“高?!髱煛髽I”三位一體的產教融合生態圈,為非遺傳承奠定了堅實的合作基礎。小鎮與西北工業大學、浙江師范大學等20余所高校開展戰略合作,共建15個校外實訓基地,形成“理論教學+技藝傳承+產業實踐”的立體化培養體系。在該體系中,高校提供理論支撐,大師傳授精湛技藝,企業提供實踐平臺,三者協同發力,讓非遺傳承不再局限于師徒間的口傳心授,而是形成了系統化、規?;膫鞒心J?。
創新的培養模式和新型崗位的出現,為非遺傳承注入了青春活力。小鎮20余家代表性企業創新推出家具美學顧問、文人空間設計師等40余個新型崗位,通過“項目制”培養模式,每年超過500余名大學生深度參與從設計到成品的全流程實踐。這種將課堂搬進車間、讓作品直面市場的育人機制,讓年輕一代在實踐中深入了解東陽木雕的精髓。大學生們將現代設計理念與傳統木雕技藝相結合,既為傳統工藝注入了新鮮血液,也讓非遺技藝在新時代有了更廣闊的應用場景。
各類產學研活動的開展,也進一步促進了非遺傳承的交流與融合。今年5至7月,木雕小鎮先后聯合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國社學院以及多所高校,分別舉辦相關活動,如與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文創成果路演對接會、“創意融入生活”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大學生走進大師館實踐活動……這些活動為高校師生、大師和企業搭建了交流平臺,讓不同思想碰撞出火花,推動了非遺技藝與現代創意的融合,促進了非遺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據木雕小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小鎮將繼續推進大師工作室、企業與高校的產學研緊密合作,進一步推動高校技術成果轉化為企業創新動能,拓展學生實習、實訓和創業平臺,讓珍貴的非遺技藝煥發更旺盛的生命力。
東陽市融媒體中心丨記者 黃瑤 圖片 通訊員 吳海棠 陳利平 編輯:劉海杰
二審:董之震
終審:陳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