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不幸不僅是不同的,對于小孩來說,更是難以承受的。
毫無防備的孩子,只能任由不幸襲來,任由命運擊打,無力又不解。
但是,孩子也會長大,長大后TA將如何看待自己的經歷?如何面對自己的家庭?如何走向未來的人生?
今天的來訪者投稿 (已經過授權并加工處理) ,講的就是一個不幸的孩子長大的故事。希望能帶給你觸動和啟發(fā)。
我的出生像一個錯誤
從有記憶以來(4歲左右),我就一直在父親的冷漠無情、母親的撕打辱罵、祖父母及周圍人的無視中成長。
我從沒體驗過父母之愛,我時常感覺自己的出生是一個錯誤。
我最親最愛的母親,我是她的親生孩子,按理說她應該是愛我的吧,至少一絲一毫是有的吧。但我卻連這一絲一毫都沒有感受到。
我只感受到了母親對婚姻的憤怒。母親覺得自己嫁錯了丈夫,又迫于現實的無奈不想離婚,于是把怒氣撒在年幼的我身上: “我生你這個孽種是干啥的”,“瞅瞅你爹的熊樣,你要再不中用我打死你”,“真不想要你”……
父親呢,行尸走肉一般,終日對我臭著一張臉,對我不管不問,冷漠到極致。我們天天見面,卻可以整整一個月都不曾說過一句話。
重男輕女的祖父母更不用說,把表哥捧在手心,卻對我視而不見。小時候他們帶我和表哥一起去逛廟會,給我表哥買了一整套新衣服,卻什么都不給我買;平時我挨打,他們也當什么都沒看到。
母親懷了弟弟后,更加變本加厲地撕打、辱罵我,用我泄憤。一方面是沒人照顧她,她總要找個出氣筒。另一個方面是我被現實毒打后,早已變得像活死人一樣,她看著不爽。
我經常一個人蜷縮在樓梯的角落或放雜貨的小黑屋里,偷偷抹眼淚,從不敢哭出聲來。
我不懂,為什么同齡的小孩那么幸福,而我卻這么痛苦。
自殺的念頭第一次出現時,我8歲,弟弟尚未出生。
我資質平平,加上身體虛弱,多年以來又遭受了身心方面的雙重毒打,因此我自卑,我逃避現實,我怨天尤人,我心中自殺的念頭像一棵不斷生根發(fā)芽的惡苗……
上高三時,有個同年級的同學跳樓自殺了,全校學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驚嚇,尤其是我。我在那個同學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說不定,下一個就會是我。
遇見咨詢師,
我走上重塑之路
高考落榜后,我一邊決定復讀,一邊也決定進行心理咨詢。
我不想走那個跳樓少年的老路。
也許是當你向宇宙伸出手時,幫你的力量自然就會出現。我得知高四復讀班的語文老師,同時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雖然我有些害怕被認為是異類,但還是決定試一試。
我首先給他寫了一封信,訴說自己的遭遇,希望他能幫助我。他收到信后,把膽怯的我叫到身邊,用十分溫柔的語氣詢問我、開導我。
“岫巖,生活中還有很多人比你更不幸。”
“不要拿自己的短板和別人的長處比。”
“控制好情緒。”
我不自然的抬起了原本低下去的頭,卻發(fā)現咨詢師目光中充滿心疼與焦急,沒有絲毫的厭煩、嫌棄。
第一次進行心理咨詢,我發(fā)現原來我沒有被全世界拋棄,在這個人情涼薄的世界里,那個像流浪狗一樣的小女孩,也會被關愛、被包容。
我的眼淚不停地流淌,流出了多年來的委屈與辛酸,以及對咨詢師滿滿的感激。
接下來我進行了長達一年的心理咨詢。
當時復讀的壓力很大,我媽媽不僅沒有安慰我,還不停抱怨我不如鄰居家正在上清北班的女兒優(yōu)秀。
當我跟咨詢師訴說時,他說: “岫巖,你媽媽只是希望你變得優(yōu)秀。天底下所有的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yōu)秀。”
如果聽到這里還是雞湯,接下來的話就使我震驚了: “你堅持走你的路,媽媽的話如果不對,就不要放在心里,不要在意。我是一名教師,但我有時候也不聽校長的話,因為我如果按照校長的話去做,就走到死胡同里去了。”
說罷,他又指著教學樓前的兩棵樹: “你和你鄰居家的女孩正如這樓前的兩棵樹,最初十幾年那一棵樹比這一棵樹長得茂盛,但是只要這棵樹努力生長,二十年后那棵樹說不定就枯萎了,這一棵樹枝繁葉茂。”
我愣住了,第一次有人這樣開導我。
以后我真的會比曾經比我優(yōu)秀的人優(yōu)秀嗎?我凝視著那一高一低的兩棵樹,半晌說不出話來。但我相信咨詢師,他說的一定是對的。
同時,我對自己的「相信」像一顆種子,在心中發(fā)芽了。
第三次去找咨詢師時,我是哭著去的。父母三天兩頭吵架,我勸不住也躲不開,簡直快瘋了。
咨詢師說: “有些夫妻會一輩子在一起,又會吵架一輩子,就像兩根不交叉、又不離散的鐵軌。他們吵架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他們文化背景的問題。你要做的就是接受現實,學會忍受。其他人的生活如果是一件華美的外袍,看上去光鮮亮麗,其實穿上去會發(fā)現里面全部都是虱子。”
剛聽到這些的時候,我覺得非常痛苦,也非常不可思議。我以為只要我變得優(yōu)秀了,母親就會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就不會和父親吵架了。
但慢慢我接受了咨詢師的話 ,淡然了許多。仿佛心中有什么東西被打碎了,又有什么東西形成了。
我早已習慣一個人在黑暗中盲目行走,不知有多少次都想放棄生命,任由來自原生家庭的黑暗吞噬著我的一切。直到遇到了那位咨詢師,他為我點亮了一盞燈,給我指出了我該走的路。
我每進行一次咨詢,都會把他的話記在小本子上,隨時翻看。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 “笑對人生,做一個達觀的人,堅強的人,有毅力的人。”
說這句話的時候,他跟我分享了他的故事。
他出身貧困,童年艱苦;小時候哥哥意外去世,讓年幼的他受到很大的打擊;上高中時成績不理想,經常被老師安排在最后一排的座位上;高考后選的專業(yè)是市場營銷,找工作受挫,不得不改行,加班加到十二點是常態(tài)······
但他始終保持樂觀,努力奮斗,成為了省名師、市學科技術帶頭人,為了學生的身心健康,還成為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在一次次的咨詢中,我的整體狀態(tài)發(fā)生了巨大改變。
18歲后,
我決定活成一顆仙人掌
6月7日,我從容不迫地走進了高考考場。跟去年不同,今年我的心態(tài)非常好,我想:我盡力就行了,高考只是漫長歲月中的一個驛站。
成績出來后,非常理想。我去年的分數只能上大專,今年卻高出本科線一百多分!
我想,最重要的是,復讀這一年有心理咨詢陪著我,我極大地提升了心理素質,也學會了堅持。
我愿意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磨難,接受現實。
只要我在家,就會看見父母、祖父母之間天天吵架,父輩和祖輩之間也是冷戰(zhàn)不止。
以前我會很難過,很想改變他們,現在我能勸就勸,不能勸就走開,不生閑氣,保持中立,咨詢師告訴我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在家我該學習就學習,該玩就和伙伴出門玩,再看看老師給我推薦的書。
我改變了傳統(tǒng)觀念,不再認為高考定終身、考上好大學就不用努力學習了。我相信改變命運、實現理想的途徑有很多,為什么非要早早吊死在(高考)這棵歪脖子柳樹上呢?以后考研讀博,提升學歷能力,一樣可以改變命運。
我依然保持著復讀時認真的學習狀態(tài),不再通過沉迷游戲來逃避現實,不再害怕與別人說話。
以前總以為在游戲中自己是主人公、精英,在現實中自己是炮灰、小透明。現在我也會玩游戲,但絕不沉迷;我還主動走上講臺,參加競選。
我變得更理性、更達觀了。通過心理咨詢,我明白了還有很多人比我更不幸,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也不再拿自己的短板和別人的長處進行沒意義的比較。
我格局擴大,眼界變得開闊,目光也長遠了。以前總會一味刷手機,現在我看新聞、時評、好文章,同時也看心理學書籍,還找家教機會鍛煉自己。我正在學著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
我現在有事沒事就翻看,我那本記錄了咨詢師教給我道理的小本子,其中有一句是“ 活成一顆仙人掌,無論栽在哪里都能頑強生活。”
我買了一盆仙人掌并帶到大學。每當看到它,我就會想起咨詢師教給我的道理,繼續(xù)踐行。
我不再質問,為什么我的人生那么多不幸。我明白了,人生無常,沒有人能躲得了。
不幸真要有什么意義的話,就是讓你活下去,更頑強、更有力的活下去。
心理咨詢真是一個很神奇的事物,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如果你也和我一樣遭受過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你可以相信心理咨詢的力量,前提是你不給自己設限,不把原生家庭當做自己逃避一切的借口。
如果你也經歷著不幸的原生家庭,如果你也不知道如何走出痛苦,這次,不妨勇敢一點,踏出求助的這一步。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選擇咨詢師,可以了解這位擅長個人成長議題的咨詢師—— 陳麗萍 。
陳麗萍老師是國家二級咨詢師,中級心理治療師,從業(yè) 超17年 ,服務時長 超5900+小時 ,擅長通過 心理動力取向、催眠治療、認知行為療法 等幫助來訪者跨越個人成長、內心沖突、抑郁焦慮等難題。
為鼓勵更多人邁出第一步,陳老師在今日開通了 3個半價 咨詢名額,即 原價600元/次 的正式咨詢,現在 只需300元 。
請你務必千千萬萬次
拯救自己于水火中↓
如果,你也有被過分控制、被情感忽視、被家暴等未愈合的童年創(chuàng)傷,又想查看、選擇更多不同風格的咨詢師,不妨試試壹心理的「半價咨詢」、「買一送一」咨詢優(yōu)惠,找到更合適你的那一位咨詢師↓
作者:來訪者岫巖
編輯:星星
責編:秋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