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可現實是有人生來就在羅馬。
家境好的那些孩子,打小就站在高起點。他們上最好的學校,走父母安排好的路,遇到困難隨時有人幫忙。
普通孩子呢?只能靠自己拼命往上爬,稍一松勁就可能被打回原形。
從小我們被教導要努力、要拼搏,可是很少有人告訴你,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拼盡全力的終點,可能只是別人輕松起步的地方。
01
你的“全力以赴”,
可能只是別人的“順便搞搞”。
好多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教育要靠讀書改變命運。
他們心里清楚,自己沒背景、沒資源,只能豁出勁兒去拼,盼著靠成績搏個未來。
可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呢?人家從小上最好的學校,學最貴的特長,機會資源樣樣不缺。
所以,你覺得自己已經 “拼盡全力” 了,人家可能不過是 “順便搞搞”。
我大學有個室友就是這樣。他從偏遠山村來,是他們村里唯一一個考上大學的。
為了省錢,他一天只吃兩頓飯,還兼職當家教、服務員賺生活費。而班上另一個同學,家里條件好,天天開車上下學,周末還去參加各種社交活動。
結果畢業找工作,那家境好的同學靠父母的關系,直接進了大公司;我室友因為沒什么實習經歷,只能去一個普通公司從最底層做起。
大家同時起跑,最后卻跑向不同的終點;有時候你再怎么拼命,也趕不上人家的起點,這真的很扎心。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取決于個人努力,還和他的社會資本密切相關。
如果沒意識到這一點,就容易鉆進 “我這么拼怎么還沒用” 的牛角尖里。
雖然你的拼盡全力,可能只是別人的起點,但是千萬不要因此放棄,因為: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咱們普通家庭出來的,與其糾結公不公平,不如專心練硬自己的本事,用時間和堅持彌補短板。
時間會證明:堅持總有回報。
02
畢業不是“龍門”,
是“分水嶺”。
好多人把高考或者大學畢業當成改名的關鍵坎兒,覺得只要邁過去,什么都能變好。
但真相是:畢業才是人生真正拉開差距的開始。
特別是農村孩子,在學??克烙浻脖衬苣酶叻?,到了職場這套就不管用了。這時候拼的是家底、是人脈、是那些看不見的軟實力。
知乎上有個網友說過他的辛酸經歷:
他和一個城里長大的同學一起進公司實習。
一開始,倆人能力差不多,但那位城里同學從小耳濡目染,對職場規矩、人際關系啥的門兒清,很快就被領導看中了。
可他自己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光知道悶頭干活,卻很少被人注意到。最后,那位城里同學順利轉正,他只能再找別的出路。
戴爾·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專業技術,而百分之八十五則靠人際關系和他的作人處世能力。”
這話說得太對了,人在職場能走多遠,不光看專業本事,還跟情商、說話技巧、人脈關系分不開。
這些軟本事,好多農村孩子長大過程中容易忽略,可偏偏特別重要。
畢業不是終點站,而是新的起跑線。跑得快很重要,但選對方向更重要。
我們當父母的,不能光盯著孩子考試成績,更要教他為人處世的真本事。這樣孩子將來進入社會,才不會吃悶虧。
03
別用你的成功經驗,
去教訓別人的不容易。
總有人愛說:“我也是農村出來的,我能成功,你肯定也行!
但現實是:每個人的處境不一樣,這就像小馬能輕松過河,螞蟻卻可能被沖走。
我認識一個朋友,小時候家里特窮,但他自己拼著考上了好大學,現在是家互聯網公司的領導。
有一次,他回老家給村里的孩子們做勵志演講,說:“只要你們足夠努力,就一定能走出去!”
聽完之后,一個初三的男孩私下問他:“可我爸媽連高中都供不起我讀,我該咋辦?”
他當場噎住了,后來他和我說:“我這才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有我那樣的運氣?!?/p>
確實是這樣:一個人能不能成功,受好多因素影響,比如家里經濟條件、有沒有人幫襯、外面的大環境等等。
如果我們忽略這些實實在在的條件,只會喊"加油",這對那些真正困難的人來說,反而更絕望。
每個人要過的河不一樣,走的路也不同。比起空喊口號,不如幫他找對方向。
其實不管城里鄉下,誰都不容易。
普通家庭的孩子,起點低、資源少,但不是完全沒希望,重要的是:看清現實,提升自己,用堅持創造可能。
記?。?/p>
出生決定起點,但選擇決定終點;
資源有限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前進的勇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