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人們對于太陽的探索從未停止,早在殷商時期,中國甲骨文便記載了太陽黑子現象。
古希臘與巴比倫時期也記錄過日晷和星表,當肉眼的觀測已無法支撐后續探索時,人們開始使用工具
1610年伽利略革命時期,人類開始用望遠鏡觀測并繪制太陽黑子,證實了太陽表面其實存在著動態變化。
1845年時期,人類發明銀版照相技術,法國科學家首次拍攝到了太陽的影像照片,這算是第一次給太陽“照相”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空間探測時代終于到來,北京時間2018年8月12日15時31分,美國佛羅里達SLC-37B發射臺正在執行一項發射任務。
德爾塔4重型運載火箭將送帕克太陽探測器升空,目標就是要去摸摸“太陽”,開啟了人類探索太陽的新征途
帕克太陽探測器經過幾個月的調整后,于2018年11月5日首次飛越太陽近日點,開始了第一圈繞日飛行。
也開啟了長達7年的太陽探測任務,總共完成了繞日22圈的任務,比原計劃24圈少了2圈。
提前終結的原因據有關媒體報道是2025年6月19日,探測器遭遇到了極端日冕物質拋射,使得探測器熱防護系統受損率達到極限。
于是帕克探測器開始執行受控墜毀任務,探測器用每秒200公里的速度開始了最后的“死亡俯沖”。
最終在距離太陽表面約25公里的地方燒毀,成為了太陽大氣層的一部分,始于太陽,終于太陽。
帕克太陽探測器不負所托,NASA航天局近日發布了其2024年12月拍攝到的最近距離的超震撼太陽照片,創下了人類最近拍攝紀錄
這是距離太陽610萬公里時拍到的,完美記錄了太陽的日冕結構和太陽風的釋放全過程,人類首次進入太陽大氣內部“獲取”資料。
帕克探測器最終飛掠時,距離太陽25公里時官方表示依舊在持續回傳數據,有媒體表示其中包括高清太陽圖像,若消息為真,看來NAS并沒有公布該高清圖像的打算
網友看到帕克探測器的“自毀”后開始了神評,帕克太陽探測器怎么不晚上拍,那樣太陽就不燙了。
言外之意就是帕克也不用自毀了,晚上偷摸去“拍”太陽老巢,底下還有網友回復表示:晚上沒有太陽,你讓帕克探測器怎么拍
各位大佬們,你們還有啥神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