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有種的子孫是哪一個?
不是曹丕,更不是曹植,而是曹髦【máo】。
曹髦是曹魏的第四任皇帝。
彼時,朝政早已被司馬昭控制。
曹髦不堪為臣子所制,欲殺進司馬昭府,卻遭遇了司馬家的臣子賈充。
賈充是司馬昭的心腹,面對身為皇帝的曹髦,別人都有些不敢上前。
可賈充卻十分氣憤:“司馬公養(yǎng)你們,正是為了今日。”
此話一出,手下成濟上前殺掉了曹髦。
這一年,曹髦還不到20歲。
殺掉曹髦,司馬昭對賈充更加信任,兩家還結成姻親。
賈充的女兒賈褒和賈南風分別嫁給了司馬昭的孫子司馬攸和司馬衷。
歷史永遠讓人猜不透結局。
多年前,賈充殺掉曹髦,毀了曹魏江山,多年后,他的女兒卻毀掉了司馬家的江山。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1.
曹髦是曹丕的孫子,曹魏的第四位皇帝。
在曹髦繼位之前,曹魏的江山早已被司馬家控制。
249年,司馬懿發(fā)動高平陵政變,誅殺了大將軍曹爽,拔取了曹氏宗室在朝中的勢力。
司馬懿家族牢牢掌握了曹魏大權。
254年,司馬懿之子司馬師廢掉魏帝曹芳。
誰來當皇帝呢?
在郭太后的堅持下,司馬師迎立高貴鄉(xiāng)公曹髦為帝。
曹髦是曹丕之孫,東海王曹霖之子,13歲時封為高貴鄉(xiāng)公。
被選為新帝的曹髦展現(xiàn)出了超乎年齡的謙遜和禮制意識。
曹髦到達洛陽北郊的玄武館,臣子請他住在前殿。
曹髦卻說:“那是先帝以前住的地方,我不敢住。”
最后只住在西廂房里。
曹髦到了洛陽,群臣出迎向他下拜,他下車回拜。
司禮官說:“您是天子,不用下拜。”
曹髦卻說:“我也是人臣啊。”
到了止車門,曹髦也下車和臣子一同步行。
止車門是宮禁外門,官員上朝時到這里必須下車步行入宮。
面對郭太后和群臣,曹髦都有禮有節(jié)。
當他登基為帝時,大臣們都面露喜色,非常高興。
曹髦登基后,力行節(jié)儉,削減宮廷開支,派遣官員巡視地方、平反冤獄,試圖恢復皇權威信。
他推崇夏朝的中興之主少康,渴望像少康一樣,中興曹魏。
有理想的皇帝都容不得權臣。
255年,司馬師去世后。
曹髦命司馬師之弟司馬昭留守許昌,想要收回兵權,卻被司馬昭識破計謀。
司馬昭強行率軍回到洛陽,曹髦沒辦法,只能封司馬昭為大將軍。
眼看著司馬家執(zhí)掌權柄,曹髦的權力不斷被削弱,他卻無可奈何。
甘露五年(260年)四月,曹髦再次下詔加封司馬昭為晉公,加九錫。
加九錫有逼宮之勢。
曹髦心中非常氣憤,這次下詔并非他的本意。
身為皇帝,諸事都不由自己作主,也許某一天,自己也會被司馬家廢掉。
為了奪回皇權,曹髦計劃以武力鏟除司馬家。
面對群臣,他說了一句名言: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有臣子勸他隱忍,否則就會像春秋時的魯昭公一樣,討伐叛逆不成,反而兵敗出逃。
曹髦非常有骨氣,他說:我決心已定!就算是死,又有什么可怕!
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六的夜里,曹髦率數(shù)百侍衛(wèi)、奴仆攻向司馬昭府邸,途中遭遇司馬昭心腹賈充軍隊。
面對著皇帝,賈充依然不懼,他大聲喝令手下:“司馬家養(yǎng)汝等,正為今日!"
太子舍人成濟于是拿著刀殺掉了曹髦。
這一年,曹髦才19歲。
此后,曹魏再也沒有像曹髦這般敢與司馬家叫板的皇帝了。
曹魏的江山,徹底的落入了司馬家之手。
為平息眾怒,司馬昭處死了成濟,卻極力保下了賈充。
后來,他和賈充結成兒女親家。
而此時的司馬昭不知道,正是賈充的女兒,后來毀掉了司馬家的江山。
但司馬家弒殺天子,為世不容,輿論壓力大,司馬昭沒有在生前稱帝。
公元266年,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即位稱帝,建立晉朝,是為西晉。
2.
賈充有兩個女兒都嫁入了司馬家。
女兒賈褒嫁給司馬昭次子司馬攸為妃。
女兒賈南風嫁給晉武帝司馬炎的太子司馬衷為太子妃。
史書上記載,賈南風相貌丑陋,司馬衷原本要納賈充的小女兒賈午為妃。
可當時,賈午才12歲,比太子小一歲,身形也太小。
賈南風15歲,比太子還年長兩歲,于是,轉而娶賈南風為太子妃。
賈南風為人妒忌,手段殘忍,司馬衷的一個妾室有了身孕,賈南風用戟砸她的肚子,將小妾活活砸死。
自從賈南風嫁給了司馬衷,再也沒有其他女人敢靠近太子。
司馬衷有些癡傻。
歷史上有一個有名的故事。
司馬衷執(zhí)政時,天下荒亂,很多百姓餓死。
司馬衷卻反問說:“何不食肉糜?”
一旁的人聽得都不敢笑,連飯都沒得吃,更何況肉呢?
太子司馬衷愚笨,不少大臣勸司馬炎換一個人當太子。
為了驗證太子的“智商”,司馬炎就將一些公文拿到東宮讓司馬衷處理。
賈南風請人代為作答,然后,讓司馬衷將答案親手抄下來,交給了司馬炎。
司馬炎一看,司馬衷沒什么問題,而且司馬衷的兒子司馬遹少年聰慧,司馬炎很喜歡。
換太子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除了給王朝留下一個“癡傻”的太子外,司馬炎還大肆分封司馬家族。
為了鎮(zhèn)壓異姓功臣,同時為了鎮(zhèn)壓吳、蜀及西南、東南的勢力,司馬炎分封了二十七個皇室宗室為王,而且他還允許這二十七個王擁有軍隊,這為后來的亂局埋下了禍根。
太熙元年(290),司馬炎去世,司馬衷即位為帝,是為晉惠帝,太傅楊駿輔政。
晉惠帝癡傻,朝中的大事都是由楊駿作主。
楊駿是太后楊芷之父,屬于外戚。
賈南風不甘心大權旁落,勾結楚王司馬瑋,誣陷楊駿謀反,夷其三族,還將曾經(jīng)救助過自己的太后楊芷害死。
清除了外戚楊駿,司馬亮成為太宰、司馬瑋成為衛(wèi)將軍、司馬繇成為尚書仆射。
權力集中在司馬家宗室手中。
元康元年(291年),賈南風挑撥司馬亮和司馬瑋互斗,然后偽造詔書令司馬瑋殺司馬亮、衛(wèi)瓘,再以“擅殺大臣”罪名處死司馬瑋。
在賈南風的策劃下,不到三個月,兩個藩王司馬亮、司馬瑋喪命,至此拉開了西晉“八王之亂”的序幕。
3.
八王,指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yì】、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和東海王司馬越。
司馬亮、司馬瑋死后,王朝的大權落在了賈南風的手里。
但賈南風還不放心,因為她沒有兒子,才人謝玖生下太子司馬遹【yù】。
司馬遹早慧又有賢名,與賈南風一向不和。
為了將來能當太后,賈南風找人將太子灌醉,讓他抄一篇讓晉惠帝退位的文章。
太子大醉沒寫完,賈南風就模仿他的筆跡寫完。
晉惠帝看到太子手書,震怒不已,太子被廢為庶人,并囚禁了起來。
賈南風心腸歹毒,命人秘密殺死了司馬遹。
晉惠帝無能,又無太子,有能力的宗室藩王們蠢蠢欲動,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爭奪帝位的殘酷戲碼。
賈南風殺死司馬遹,趙王司馬倫借機發(fā)動政變,毒殺了賈南風,廢掉了晉惠帝,自立為帝。
眼看著司馬倫靠政變當了皇帝,諸王也不安分了。
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三王聯(lián)軍討伐司馬倫。
司馬倫兵敗被殺,司馬冏掌握朝政大權。
司馬冏執(zhí)政驕縱,長沙王司馬乂聯(lián)合河間王司馬颙攻進司馬冏府,并大叫“司馬冏謀反,幫助他的人誅滅五族。”
司馬乂還沒得意多久,司馬颙聯(lián)合成都王司馬穎攻司馬乂。
東海王司馬越擒殺司馬乂,迎司馬穎入洛陽掌權。
誰又眼睜睜看著別人坐大呢?
司馬越先后誅殺了司馬颙、司馬穎,至此,司馬越成為了最終勝利者!
光熙元年(306年),司馬越毒死惠帝,立晉懷帝,大權獨攬,殺戮朝臣,一時間人人自危,各方紛紛起兵討伐。
中原大亂,胡人趁機入侵中原。
司馬越在憂懼中結束了一生。
也許讀者你看得太繞,不知道誰是誰,就是八個司馬家有實力的藩王互相攻伐、殺戮,最后,無一善終。
八王互相攻伐十六年,中原一蹶不振。
“八王之亂”被稱為史上最嚴重的皇族內(nèi)亂,司馬懿三代基業(yè)近乎全毀。
胡人趁機入侵中原,匈奴劉淵(304年)、羯族石勒(319年)等借機起兵,開啟“五胡十六國”。
公元311年,匈奴攻破洛陽,晉懷帝被俘,王公百姓三萬余人被屠戮,西晉名存實亡。
313年晉愍帝遷都長安,公元316年長安失守,西晉王朝覆滅。
這時距司馬炎之死,還不到三十年。
4.
從元康元年(291)起,到光熙元年(306)止,“八王之亂”持續(xù)了十六年之久。
它不僅埋葬了西晉王朝,更撕裂了中原文明的核心區(qū),使華夏陷入近三百年的分裂與戰(zhàn)火,從五胡十六國到南北朝,進入了歷史大分裂時期。
司馬氏為一家之權欲,使整個中原生靈涂炭,成為權力癌變最殘酷的警示錄。
而這一切的源頭,就是晉武帝司馬炎選嗣失敗。
司馬衷并不是一個能夠交托大任的人,再加上皇后賈南風擅權專政,廢殺太子、屠戮宗室,徹底引爆“八王之亂”,導致胡族乘虛而入,導致五胡亂華,短暫的西晉落下帷幕。
西晉只持續(xù)了51年。
如果司馬昭死后有知的話,肯定后悔當時沒殺了賈充。
有人說,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歷史卻永遠讓人猜不透!你不經(jīng)意間做出的決定,也許會在日后影響整個歷史的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