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治理的重要論述,著眼于目前黃河流域水利設施面臨的多重挑戰,嚴重威脅到水安全和環境安全,水電建設問題突出、水利設施維護難的問題亟待解決的現狀。2025年7月11日下午,“數筑河川,智維安瀾”實踐團來到淄博市水文中心進行實踐調研。
淄博市水文中心與實踐團座談會會議
淄博市水文中心負責人熱情接待了“數筑河川,智維安瀾”實踐團我一行,高度評價了我實踐團深入社會、躬身求索的良好品質。
首先,張科長為實踐團成員介紹了淄博市水文中心的情況,其屬公益事業單位,主要負責河流、湖泊的水源監測工作;積極構建現代化站網體系;構建自動化監測體系,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多樣化服務體系,準確及時向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社會公眾提供水文情報預報和信息服務;構建特色文化體系,設置圖書室、文化墻等來豐富文化生活。其次,高主任就水資源主要監測工作為實踐團成員進行科普,通過對水位站、水文站以及雨量站降水、蒸發、水位、流量等數據的采集,實現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監測,由此,用于預報河道的水量,及時與防汛部門進行溝通,也可以開展水文的預報和流量監測。然后,水質科領導就水生態進行講解,通過在河流沿岸設置中心點,由專業人士去采集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以及水生植物等進行福爾馬林等試劑的保存,最后由實驗室進行檢測來判定生物的多樣性。
實踐團同學積極提問
三位領導發言完畢后,實踐團成員和思政老師積極進行提問,成員們針對各類儀器的技術原理、功能特點及實際應用,向講解員進行了專項咨詢,并得到了詳盡的解答。
實踐團同學參觀專業技術人員操縱精密儀器
在現場,專業技術人員操作精密檢測儀器,對采集水樣進行精準分析,高效獲取各項關鍵指標數據。這些科學、準確的數據成果,為黃河流域水資源管理與水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堅實可靠的技術支撐。實踐團成員亦就面向公眾的水文科普工作進行了詢問。中心領導介紹了其科普活動的規劃與特色,核心內容包括:普及水文學科基礎理論,并注重通過典型實際案例闡釋,旨在提升公眾認知水平;思政老師積極與淄博市水文中心領導進行溝通,達成共建水文知識進課堂的共識并邀請水文中心領導來學校進行水文知識的講授。
領導講解小清河流域水系和站網分布圖
領導講解小清河流域水系和站網分布圖,之后,帶領實踐團成員學習和參觀了小型水庫監測系統,最后帶領實踐團成員參觀了平時進行科研的工作場所。
將結束時,我校思政老師與領導就水質監測問題以及學生未來就業發展問題進行密切談話,領導積極進行相關的解答,給予同學未來可參考的發展方向以及思路。
最后由實踐團成員與領導、老師合照留念。
實踐團成員與領導、老師合照留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