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正午,淄博市氣溫飆升至39℃。在張店華光路某老舊小區,淄博市中心醫院急診醫學科醫生護士們正經歷著一場與高溫的極限拉鋸戰。記者跟隨出診小組,親歷了這場驚心動魄的生命救援。
四樓生死營救:200斤患者的“高溫枷鎖”
“患者意識喪失,呼吸急促,血壓測不出!”下午2時40分,當急救人員沖進四樓昏暗的居室時,62歲的劉先生已經失去意識,大口穿著粗氣。主治醫師孫瀟東跪在床邊,觸摸患者滾燙的頸動脈:“是熱射病,必須立刻降溫轉運!患者無汗,說明汗腺已經崩潰,這是最危險的熱射病類型!”
狹窄的樓道里,醫護人員和家屬、熱心鄰居圍成“人鏈”。擔架員成希強的肩膀被壓得發出脆響。“一、二、三——起!”隨著口號聲,擔架在臺階上顛簸。由于患者體重大,從四層樓抬下,中間休息了兩次才完成。醫生護士的臉上都已滲出了汗水。
救護車:移動的“蒸籠”里的生死競速
當患者終于被塞進救護車時。護士杜秋卉扯下防護帽,濕漉漉的劉海黏在額頭上:“這車比桑拿房還燙,等空調吹涼了,也到地方了。”她苦笑著調整呼吸機參數,手指在滾燙的金屬按鍵上留下汗漬。救護車警笛撕裂熱浪的瞬間,記者看到,醫生孫瀟東正用冰袋擦拭患者腋窩,眼神中透露出焦急:“這名患者情況不容樂觀。”
到達急診醫學科后,大家火速把患者推到了搶救室。物理降溫、抽血化驗……五六名醫護人員在患者旁邊忙不停。有的護士急得滿臉是汗水。
此時,急診醫學科又接到了120出車通知,孫瀟東帶領醫護人員又沖上了救護車……
急診大廳:高溫催生的“紅色警報”
15:30許,淄博市中心醫院西院急診醫學科分診臺前的電子屏顯示:“今日就診:74人”。急診醫學科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天已經接診3例中暑。”候診區里,七旬的李大爺躺在病床上,女兒舉著便攜風扇對著他吹:“舍不得開空調,結果暈倒在廁所……”
搶救室內,三臺除顫儀同時閃爍著藍光。“患者血壓測不出,準備腎上腺素!”主治醫師的吼聲穿透監護儀的嗡鳴。
數據背后的生命重量
據急診科醫學副主任李海介紹,自6月入夏以來,該院中暑接診量同比激增50%,心血管急癥增長65%。“最揪心的是獨居老人和戶外工作者,他們往往拖到昏迷才被送來。”他指著墻上“高溫紅色預警”標識補充道。在記者采訪的2小時內,急診科接收了2例熱射病患者,其中1人因多器官衰竭轉入ICU。
“很多老人覺得‘心靜自然涼’,或者擔心電費貴不肯開空調。”李海嘆了口氣,“但當體溫超過40℃時,人體細胞會像雞蛋一樣被‘煮熟’,這時候再搶救就晚了。”
記者手記
在沾滿汗水的擔架上,在永遠走不完的急診長廊,那些被高溫灼得發燙的白大褂,那些在生死線上奔跑的藍色身影,構成了這個夏天最動人的生命圖景。當我們在空調房里抱怨天氣時,請別忘記:有一群人,正在用汗水與時間賽跑,為每一個瀕危的生命撐起一片陰涼。
(大眾新聞·魯中晨報記者 潘贊名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