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參加2025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的嘉賓前往聯想天津未來中心和天津新松智慧產業園進行參觀。圖為聯想天津未來中心。 記者 趙建偉 攝
“數字經濟”“數智賦能”“數實融合”……如今“數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我們的生產、生活。12日,2025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的一場現場體驗活動,讓120位來自上合組織國家的嘉賓走進聯想天津未來中心和天津新松智慧產業園,了解數字化轉型為工業帶來的提質增效、技術創新、管理變革等,沉浸式感受天津的全“數”前進。
在聯想天津未來中心,巴基斯坦大使館經濟公使阿斯拉姆·喬杜里說:“坦率地說,這里給我太多的意外和驚喜!”在一層大廳,懸于上方的長環形LED屏幕緩緩降下,“拼接”成一幅“AI(人工智能)歷史長卷”,將“從天津衛到天津‘未’”的故事呈現眼前。如果說這已經讓他“感到不可思議”,行業智能展廳和智能制造工廠的參觀更令他“目不暇接”,“讓我最難忘的是,聯想負責人介紹利用AI算法,智能排產系統可處理每日上千筆訂單,把過去1至2小時的排程時間縮短至不到10分鐘,產量提升19%,產品質量也隨之提升。這些解決方案非常值得其他國家的工廠借鑒。”
“聯想讓智能制造與綠色零碳同向而行,體現了中國企業在低碳方面的責任擔當。”哈薩克斯坦中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烏蘭·努希茨漢說,天津之行讓他收獲頗豐,了解到很多天津在城市數字化轉型、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的經驗。對于柬埔寨端華大學漢語言專業負責人林建平來說,天津之行讓他對中國的乘“數”而上有了更深了解:“柬埔寨在利用AI技術方面還處在基礎水平,我想把在聯想看到、學到的經驗回去告訴柬埔寨的學生,幫助他們更充分有效地去運用AI技術。”
輕盈舞動、整齊靈活,在天津新松智慧產業園的調試測試區,剛剛被制造出來的AI機器人牢牢吸引了嘉賓的目光。“這批機器人將出口到土耳其,助力當地制造業發展。”天津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松介紹,“從ERP(企業管理系統)管理軟件,到MES(制造執行)系統,再到人力資源平臺等,五六年時間,企業全方位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帶來最直觀的成效是,產品優良率從曾經的80%多提升至現在的98%。”
看到熟悉的機器人“身影”,烏茲別克斯坦電子與電器工業管理協會副主席卡莫利丁·哈桑諾夫非常興奮:“我們協會有400多家工業企業,很多都在使用新松機器人,非常智能且精準。這次來天津,看到特別多和新松一樣先進的企業,也結識了部分企業,希望能找到合作契機,推動中國企業到烏茲別克斯坦來投資發展。”
“新松正在承擔一項非常重要的使命——通過機械臂將生產效率提升到極高水平,這對于每個行業的發展都是非常必要的。”令土耳其共和國貿易部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司前司長、亞太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穆罕默德·博茲庫爾特印象深刻的是,參觀中他看到新松機器人能適配于不同領域的各類生產場景,且新松的產品已出口到全球40多個國家,他感到“中國技術”越來越在提升各國制造業競爭力上發揮關鍵作用。
從“眼見為實”的智能工廠到“觸手可及”的數字場景,嘉賓緣何處處“驚嘆”?通過一組數據便不言自明:今年一季度,我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營收1329億元,同比增長12.2%;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9.4%。當得知天津已累計培育400個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今年還將新培育不少于100家先進級以上智能工廠,持續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后,柬埔寨商務部國務秘書謝拉塔表示:“這座城市在AI技術、基礎設施和數字經濟領域取得了如此巨大的發展!”
“要把中國的AI經驗帶回國”“點贊中國技術增強制造業競爭力”“尋求更多合作契機”……這些跨越山海的共鳴,恰似天津數字經濟強勁躍動的脈搏之聲,為千行百業持續注入生生不息的新動能。(天津日報記者:史鶯 攝影:趙建偉)
來源:天津日報
審核:劉浩楊
編發:蘇紀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