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7月16日電 題:從“兩地跑”到“一次成”——京津冀政務服務升級暢通企業自由流動
新華社記者梁姊
不久前,滄州前途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只用了一周時間,就順利完成了跨區域遷移和企業名稱變更,成為天津前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如此高效便捷,讓負責經辦的苗慧云感慨:“跨地區遷移企業,居然這樣簡單。”
苗慧云是思锘譜愛(天津)財務咨詢有限公司財務主管,多年來為近百家企業辦理了天津市內經營主體跨區遷移業務。“我們根據以往的經驗推測,企業跨區域遷移,不僅要辦理遷出遷入,還要進行企業更名,環節一定很多。”她說,以往跨區域辦理不僅可能比市內遷移時間更長,文件簽字、遞送材料都是長途的“跑腿活”。
在咨詢了天津市河西區市場監管委后,她帶著申請材料點開了“天津市市場主體一網通辦平臺”。只需跳轉幾個網頁,她便完成了企業跨省遷移及關聯業務的所有材料申報,各環節等候時間最長不超過3個工作日。
曾經,企業跨區域遷移是件麻煩事。不僅需要在遷入地和遷出地分別提交申請,還需憑借遷出地出具的調檔函前往遷入地至少三次,以辦理遷入手續和變更登記,涉及稅務、社保、公積金的還需單獨辦理。
有企業負責人坦言,三地雖然不遠,但在跑動辦事時,不僅要承擔交通和時間成本,還可能出現所帶材料不全、內容不對等情況。
近年來,為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三地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優化企業跨區域遷移登記服務,共同制定了《京津冀優化經營主體跨區域遷移登記實施方案》,有效解決了經營主體跨區域遷移登記“一次申請,多次跑動”問題。
如今京津冀企業跨區域遷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天津市市場監管委一級主任科員王成武用從“串聯”到“并聯”描述。“只需企業申請人向遷入地提交申請,根據企業實際需求選擇聯辦事項。原來‘串聯’事項被優化為‘并聯’辦理,一次申請即可實現。”
除改變工作流程、優化工作模式外,諸多細節的優化也提升了辦事效率:取消重復表單,減少了申請材料;建立“京津冀企業登記服務專區”,減少了辦理窗口……“減掉的不僅是流程和手續,也是三地企業自由流動的障礙。”王成武說。
“如今不僅人從北京到天津又快又方便,企業也是”“除了領取營業執照,我線下一次都沒跑過”……來自企業的真實感受,見證了三地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引領下,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
“企業遷移登記‘一件事’改革,打破了過去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壁壘和‘各管一攤’的局面,通過高效協同,讓企業辦事不再反復跑、多頭跑。”天津市市場監管委政務服務處處長莊健說,這不僅有效降低企業經營制度性成本,還對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改革的紅利實實在在惠及了三地企業。今年,中非先鋒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從北京大興到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的遷移。這是一家從事對非洲出口業務的公司,談及將公司遷至東疆綜保區,公司董事長厲瓊偉說,除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天津港也是公司開展國際業務所需的重要資源,“業務的高效辦理,讓我們感受到了政府部門日益提升的政務服務水平,也給了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底氣”。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與京冀市場監管部門加強溝通協作,進一步優化企業遷移登記‘一件事’專區功能,將企業名稱、經營范圍等與遷移企業密切相關的事項一并納入‘一次辦’流程,讓企業在更多事項中享受便利化服務。”莊健說。(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