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內氣氛熱烈,激昂的樂聲與陣陣掌聲交織回蕩。正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上海交響樂團“從抗戰到小康”文藝黨課在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精彩呈現。
音樂為媒,歷史為魂
本次文藝黨課以弦樂四重奏為藝術載體,精選《國際歌》《歌八百壯士》《南泥灣》等7首經典曲目,由上海交響樂團演奏家、上海樂隊學院學生及中小學生聯袂演繹。上海交響樂團胡逆敏老師擔任主講,以淞滬會戰歷史為脈絡,生動解讀了每首樂曲背后的紅色記憶:從八一三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壯烈,到南泥灣大生產運動中軍民同心開墾的堅韌;從《唱支山歌給黨聽》的真摯深情,到《不忘初心》的時代呼喚。最后,青少年與藝術家共同奏響《歌聲與微笑》,以青春旋律致敬歷史,展望未來。
文物見證,精神永續
作為活動承辦方,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為此次黨課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語境。館內陳列的抗戰文物、影像資料與音樂演繹交相輝映,讓觀眾在《“八一三”戰歌》的鏗鏘節奏中,仿佛重回1937年吳淞口炮火連天的戰場,與館藏歷史照片形成跨越時空的對話。音樂讓靜態的文物“活”了起來,激發了觀眾對歷史的共情與思考。
薪火相傳,砥礪前行
此次活動吸引了150余名各界代表參與,包括大中小學生及企事業單位代表。許多觀眾在聆聽《歌八百壯士》時潸然淚下,淞誼實驗學校初中生周珂瑩感慨:“音樂讓我重回那個年代,更真切地理解了課本里的抗戰故事。”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相關負責人強調,未來將持續創新紅色文化傳播形式,讓紀念館成為“行走的紅色課堂”。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此次“從抗戰到小康”文藝黨課走進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也是上海交響樂團2025上海夏季音樂節“全城交響”品牌的一次特別策劃,以音樂為載體、以黨課為核心、以歷史為脈絡,帶領觀眾重溫紅色經典。
這場跨越時空的音樂對話,不僅是對英烈的深切緬懷,更是一次震撼心靈的愛國主義教育。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挖掘紅色資源,讓抗戰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更耀眼的光芒。
原標題:《在激昂樂聲中重回炮火連天的戰場,“全城交響@淞滬抗戰紀念館”文藝黨課舉行》
欄目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郭劍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