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市融媒體中心
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核心在人才。在我市平泉街道協議村,一場以黨建為引領,產業需求為導向,不斷資源整合,讓人才活水潤澤田野,通過“校企地”聯合共建,走出了一條從“單點突破”到“生態共建”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在協議村“天府糧倉簡陽基地”的玉米地里,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的同學們,將自主研發配置的糖酒醋毒液置于簡易容器中,通過竹竿固定于田間,用于誘捕害蟲。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農學園藝學院學生 何雨洪:
把在課堂上所學習到的病蟲害防治知識成功地運用到田間實際當中,解決實際問題,讓我切實體會到了知識的應用價值。
這樣的田間課堂,正是協議村“校企地”合作模式的生動體現。協議村曾面臨產業基礎薄弱、人才與技術短缺的發展瓶頸。為此,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積極破冰,經多方面考察調研,迅速聯動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與四川天府糧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產業+人才”雙振興為核心,圍繞糧油種植、經濟作物和農旅研學三大產業精準發力,構建起“校企地”聯合共建體系。
平泉街道協議村駐村第一書記 溫誠至:
“校企地”合作后,學校帶來了人才技術,企業注入資金和市場,村集體提供土地和勞動力,這樣在我們協議村實現了“1+1+1>3”的綜合效應。
為破解鄉村人才短缺難題,協議村創新推出“鄉村合伙人”計劃,整合教研團隊、企業主管、鄉村“田專家”等資源,建立鄉村振興人才庫,同時招募農學本科生擔任村集體經濟技術管理崗,并提供創業扶持。平泉街道協議村駐村第一書記溫誠至表示:
村集體提供初始電商保證金、初始定單和資金來源,實現了學校培訓、企業實訓、村集體就業實踐的閉環,為鄉村振興留下了帶不走的‘新農人’人才?!?/blockquote>目前,村里已搭建電商網店1個、農產品包裝設計5套,形成研學基地、民宿改造等特色產業打造方案6個,培訓農業職業經理人、直播帶貨等“新農人”50余人。
“天府糧倉簡陽基地”自運行以來,始終堅持“實驗室技術-試驗田驗證-示范田推廣”的轉化邏輯,通過良種、良法、良制、良田、良機“五良”融合發展,打造糧油高產示范區。這種模式不僅推動了農業技術的轉化應用,更成為培養現代農業人才的“孵化器”。
四川天府糧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簡陽項目負責人 何麗梅:
我們也會帶他們到田間地頭,深入了解實際生產中的一些現狀,給他們講解一些比較專業的知識,為他們提供農業方向的就業機會。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農學園藝學院學生 陳祥?。?/strong>
這個實訓基地對我們來說太過寶貴,在這里能真正把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農業生產當中,讓我在實踐中明白了“新農人”的含義。
截至目前,“天府糧倉簡陽基地”累計發放村民工資約20萬元,支付土地流轉費約68萬元,為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提供實訓崗位10余個。2025年預計總產值超160萬元,推動村集體經濟增收12萬元。
未來,平泉街道協議村將持續深化“校企地”協同創新機制,走深走實“高校賦能+企業帶動+鄉村實踐”的特色振興之路,用實際行動描繪出人才、技術、產業交相輝映的鄉村振興畫卷。
記者 | 宋林
編輯 | 鄭玥嵐
責編 | 胡禹
審核 | 李艷敏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有涉及版權、新聞線索等事宜請聯系028—27222000
喜歡就鼓勵小陽一個點贊↓+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