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和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2025年基礎科學終身成就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戴維·格羅斯展開了一場對話,共同探討了物理學理論的現狀和前沿課題。
張朝陽博士與格羅斯教授的對話從自然界的四種基本力切入,討論了強相互作用的“漸近自由”特性,格羅斯教授憑借對這一特性的發現獲得了200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兩位科學人士從量子引力談到弦理論,探究了時空本質、暗物質、量子物理和相對論物理領域的話題。
格羅斯在對話中指出,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壓力,基礎物理研究面臨投資縮減、短期應用導向等問題。中國經濟體量快速增長,為理論物理研究提供了穩定的資金支持,中國在科研投入、人才培養等方面持續發力,形成了全球物理學突破的重要推動力。
中國近年來的科技支出保持較高增速,2025年,僅山東省級科技資金就達145.2億元,相當于2018年的4.5倍,穩定的資金支持為包括理論物理在內的基礎科學研究提供了資金保障。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設立“理論物理前沿引領項目”,單個項目資助額達400萬元,重點支持黑洞結構、量子信息和量子計算等前沿課題的研究。
格羅斯在對話強調科學研究的長期價值,基礎物理突破對人類文明的推動作用不可替代,中國具備了培養頂尖科學家的能力,經濟增長有助于緩解全球科研資源的短缺,為理論物理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通過優化科研機構、高校和科技企業布局,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科技部和中科院推動建制化協同創新?。
格羅斯曾以中科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身份參與中國學術活動,作為中科院外籍院士,格羅斯多次參加中外學術交流?,他認為中國崛起為全球科學家提供了更開放的合作平臺?,中國推動“財政+金融”的聯動模式,通過多元化融資支持科技創新,為理論物理等基礎學科的應用和轉化提供了新路徑?。
格羅斯的樂觀源于其科研生涯的實證,他早年曾試圖“殺死量子場論”,最終卻通過發現“漸近自由”拯救了量子場論,反映了科學家的自我修正能力。格羅斯和幾位物理學家同事創立了量子色動力學,化解了作為核力基礎的強相互作用理論的危機,而基礎科學的突破往往是在不斷的物理實驗和理論構建中完成的。
張朝陽和格羅斯在對話中探討了一個科學問題:質子和中子的質量“很重”,為何組成質子和中子的夸克的質量“很輕”?原來是夸克既有“很輕”的靜質量,也有以能量形式存在的“很重”的動質量。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指明了質量和能量的等價性,物質以能量形式存在,能量以物質形式存在,從物質和能量的等價性和轉化性提煉或抽象出了新科學哲學的基本原理——廣義轉換性等效原理或廣義等效性轉換原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