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工業大學學生工作部官網近日發布的一份《關于擬給予李某某同學開除學籍處分的公告》引發輿論場高度關注。
大連工業大學的這份公告向擬被開除學籍的李某某表示,“鑒于你2024年12月16日的不當行為,造成了惡劣的負面影響。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條第六款及《大連工業大學學生違紀處分規定》第十九條第六款,擬給予開除學籍處分。”
大連工業大學在公告中表示,“學校于2025年4月15日至2025年4月24日已通過直接送達、郵寄送達、留置送達等方式向你送達《大連工業大學學生違紀擬處分告知書》。為充分維護各方權利,現開展公告送達。自本公告發出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如有異議,請在9月7日前,以書面形式或口頭形式進行陳述或申辯。特此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大連工業大學在公告名稱、抬頭兩處直接公開了李同學的全名。
從全名一旦公布造成的影響就不可恢復這一角度出發,在目前尚處于擬處分階段,校方公布李同學的全名應慎之又慎。
第一,目前學校對李同學的處分還屬于“擬開除學籍處分”,并不是最終的決定。
李同學有異議,可以在9月7日前,以書面形式或口頭形式進行陳述或申辯。在李同學陳述或申辯之后,還存在學校改變上述擬處分的可能性。
第二,即使學校在李同學陳述或答辯之后仍做出了開除學籍的處分,李同學還可以對學校的處分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目前的公告還只是學校的擬處分決定,后續是否成為最終決定或者被行政復議機關或法院認可都存在變數。學校在擬處分決定上即完整披露李同學的全名,會給其未來學習、生活、工作諸多事項造成不可恢復的影響,不可不謹慎。學校完全有更謹慎或者妥帖的辦法來處理這一問題。
我們也看到,國內部分主流媒體在處理這一新聞報道的時候沒有像學校一樣完整公布了李同學全名,而是采用了留姓匿名的做法。這是一種謹慎的做法。
每一個學生的合法權利應該受到保護。
(作者系澎湃新聞政治新聞部總監、港澳臺新聞部總監,高級記者)
設計:王璐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