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公司實習證明, 歐洲公司實習鑒定.
圖片說明:英國牛津大學,來自學校網站
最近,英國最頂尖的牛津大學出了件怪事,校園里突然冒出來近2000名“精神疾病”患者,占學生總數(shù)的近三分之一。
大多數(shù)學生得的是"多動癥患者",更巧的是,這些被診斷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學生,考試時都能獲得額外25%的答題時間。
這事兒,怎么看都透著股蹊蹺。
事情是這樣的。
在牛津,如果一個學生覺得自己可能有多動癥,只要填張表格,就能去學校的評估中心做個90分鐘的測試。
結果呢?2021-2022年,97%參加測試的學生都被認定有"學習障礙";前一年更高,99%!
相比之下,英國國民保健署(NHS)的正式診斷中,成人多動癥的篩查通過率只有32%左右。
換句話說,在牛津大學,說自己"注意力不集中"比在普通醫(yī)院確診容易多了。
這些"患者"能享受到的福利可不少:不光考試時間延長四分之一,還能用電腦答題。
要是再"嚴重"點,甚至能申請更多特殊待遇。
難怪有學生開玩笑說:"在牛津,ADHD不是病,是種考試策略。"
數(shù)據(jù)顯示,從2017年到2023年,牛津大學登記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從1161人猛增到1960人,漲幅近70%。
現(xiàn)在全校28%的學生都注冊為"殘疾",遠超英國高校17%的平均水平,更比普通人群的17.7%高出整整10個百分點。
有趣的是,這些"殘疾"學生里,絕大多數(shù)都是"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有多動癥或其他學習障礙的。
要知道,真正的多動癥通常從小就有明顯癥狀,不太可能到大學才集體爆發(fā)。
所以不少人懷疑,這是不是某種"考試通關秘籍"?
面對質疑,牛津大學的回應很官方:"我們致力于為所有學生提供包容性支持……"
但有意思的是,他們悄悄在2024年關停了那個"確診率98%"的評估中心。
所以,學校的態(tài)度:裝糊涂還是真糊涂?
這不禁讓人想起2019年美國的類似事件。
當時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學被發(fā)現(xiàn),近1/4學生憑借"焦慮癥"證明獲得考試優(yōu)待,結果校方不得不收緊診斷標準。
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2022年也有學生被曝花錢買假證明,就為多拿考試時間。
說實話,確實有學生需要特殊照顧。
但當近三分之一人都"患病"時,問題就不那么簡單了。
一方面,這可能讓真正殘疾的學生更難獲得支持;另一方面,對那些誠實考試的學生也不公平。
畢竟,多出25%時間,在牛津這種分秒必爭的考試里,優(yōu)勢太大了。
現(xiàn)在牛津關了評估中心,但已經拿到"通行證"的學生們怎么辦?
明年考試季,我們或許會看到更魔幻的場景:考場里,正常答題的學生反而成了少數(shù)派。
這到底是教育的進步,還是規(guī)則的漏洞?
恐怕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了。
圖片說明:英國牛津大學,來自學校網站。
歐洲皇室康養(yǎng)酒店品牌, Alterrego奧特利健,進入中國市場, 為養(yǎng)老公寓和康養(yǎng)酒店賦能升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