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甜的蘆粟、爆汁的西瓜……
在青浦人的盛夏記憶里
紫紅飽滿的楊梅亦是繞不開的話題
“楊梅浸酒,肚痛不愁。”對于絕大多數70-90年代的人而言,楊梅,不僅是解饞的時令水果,更是刻進時光里的生活智慧。
每當楊梅季來臨,除了品嘗新鮮楊梅的酸甜多汁外,家家戶戶總愛多買上一筐,將新鮮飽滿的果實浸入高度白酒里,釀成專治肚痛腹瀉的“民間土藥方”。
錢阿姨告訴記者:“楊梅酒,小時候一直吃的,是治療拉肚子的土方子。現在,我們每年還都會做上幾罐保存好。有人鬧肚子,就撈兩顆楊梅,再舀上兩三勺楊梅酒,很靈的,吃下去馬上就能見效。”當酸甜的果香裹著濃郁的酒香一起下肚,腹中翻涌的不適仿佛被這份溫熱安撫,往往不出半日便能恢復平靜。“還有個小妙招,如果嫌酒味太沖,可以在小碗里添上幾顆冰糖,緩和酒味。”錢阿姨說。
楊梅酒不僅功效顯著,制作過程也簡單得近乎質樸。“只需要準備色澤發紫、表皮完好的新鮮楊梅,搭配52度及以上的糧食白酒。”錢阿姨向記者演示了楊梅酒的制作全過程,將楊梅用鹽水浸泡洗凈、去蒂、瀝干水分后,再一顆顆碼進玻璃罐頭里,倒入足量糧食白酒,確保酒液完全沒過楊梅。
將密封好的玻璃罐放置在陰涼處保存,靜靜等上一兩個月就可以開封,此時的楊梅酒會呈現出誘人的紫紅色。“楊梅酒的保存期限還是蠻長的,存放兩三年都不成問題的。”錢阿姨告訴記者,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的紫紅色澤會慢慢褪去,轉變為淡淡的黃色,十分神奇。
如今
藥店里的腸胃藥琳瑯滿目
但這罐浸著紫紅果實的楊梅酒
仍穩穩占據著廚房一隅
這個盛夏
趁楊梅還當季
不妨放慢生活腳步
親手釀一罐楊梅酒
封存夏日里獨一份的童年記憶
記者:葉佳歡
攝影:葉佳歡
視頻:謝旭東
編輯:沈逸清
責任編輯:孫晨(首席)
終審:張全權(首席)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