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狩元年(前122年),衡山王劉賜因謀反自盡身亡,其王府上下多因此案牽連被殺。更為離譜的是,衡山王劉賜的謀反之案,竟然是由于其家族的嚴重內訌引發的,而要說到衡山王一家的狗血家事,這一切還得從廷尉張湯追查淮南王劉安謀反案件說起。
01.淮南王謀反案件爆發,張湯追查牽出衡山王
元狩元年(前123年)冬,淮南王謀反案件爆發,淮南王劉安自盡身亡,王后荼、王太子劉遷和參與謀反的伍被等一眾官員全部被處死。當時奉命查辦此案的,正是漢武帝時期著名的酷吏,時任廷尉的張湯。
張湯作為酷吏,本就善于炮制大案,當初陳皇后因巫蠱之事被廢,便是時任侍御史的張湯杰作,張湯升任廷尉后,更是因為在審案中善于揣摩漢武帝的意圖,因而深受漢武帝的重用。
漢武帝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一方面以“推恩令”削弱諸侯王,另一方面則大量任用酷吏打壓地方豪強,作為廷尉的張湯自然明白漢武帝的意思。
因此,雖然淮南王全家已經因為謀反被殺,但張湯并未打算終結此案,依舊窮究不止,先后致列侯、二千石官員、地方豪強數千人被牽連治罪。正是持續深究此案的過程中,張湯無意中在京城關押的囚犯之中,發現了衡山王太子劉爽的門客白贏。
白贏在張湯的一番審訊下,供出了衡山王也曾參與衡山王謀反之事。廷尉張湯也沒想到,竟然又被自己抓到了一條大魚,隨之將此事上奏漢武帝,并在取得皇帝同意后立即派人趕赴衡山國,在衡山王幼子劉孝府上將陳喜捉拿歸案。
陳喜到案后,公卿大臣紛紛上書彈劾劉孝包庇窩藏陳喜之罪。
劉孝自然知道陳喜與父親密謀造反之事,年少的他在陳喜被抓之后便整日擔驚受怕,一方面擔心陳喜將自己供出來,另一方面也擔心對自己素有怨氣的白贏趁機攀咬自己。
內心恐懼之下,為了獲得赦免,劉孝心一橫便選擇了搶先自首,不僅交代了父親參與淮南王劉安謀反事件的始末,更就此揭開了衡山王府的狗血家事。
02.衡山王劉賜的狗血家事,父子反目太子劉爽被囚
衡山王劉賜是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長之子、淮南王劉安之弟,淮南王劉長因謀反死于流放途中后,劉賜先是被漢文帝封為了陽周侯,后又于孝文帝十六年(前164年)獲封廬江王,到了漢景帝四年(前153年)又被改封衡山王。
衡山王劉賜的原配王后乘舒生有兩子一女,即太子劉爽、少子劉孝和女兒劉無采。此外,衡山王劉賜還有兩個寵姬,其中寵姬徐來生下四個兒女,美人厥姬也生有兩個子女。
王后乘舒去世之后,衡山王立徐來為王后,同時厥姬也極為受寵,結果這兩個女人便開始了爭風吃醋。
厥姬為了搞掉徐來,便在太子劉爽面前誹謗徐來,說太子劉爽的母親乃是被徐來以巫蠱之術害死的,太子劉爽因此而怨恨徐來。后來,徐來的哥哥來探望妹妹,太子奉命招待于他,結果兩人酒后發生激烈爭執,劉爽更是用刀砍傷了對方。由于此事,王后與太子的關系急速惡化,徐來開始時常在劉賜面前詆毀太子。
與此同時,劉無采在出嫁之后,被丈夫休回,耐不住寂寞的她在返回王府后便時常與他人私通,太子因此多次責備于她。結果劉無采非但不知悔改,反而因此怨恨劉爽,以致兄妹失和,王后徐來得知后,便拉攏劉無采共同對付劉爽。
此外,太子劉爽的弟弟劉孝,由于幼年喪母,自幼便被交給了徐來撫養,因而相較于熊掌劉爽,他與徐來的關系反而更為親近,絲毫不顧及兄弟之情而幫著徐來對付兄長。
結果,在繼后徐來、妹妹劉無采和弟弟劉孝的聯手詆毀之下,衡山王對于劉爽越來越厭惡,甚至多次鞭打于他,父子關系極為惡劣。
一次,衡山王臥病在床,太子劉爽便也以自己有病在身為由而不去伺候,劉孝、劉無采于是趁機在父親面前說,“劉爽哪里有病,這不過是他自己說的罷了,而且說的時候還很高興呢。”衡山王因此大怒,便想要廢除劉爽,改立劉孝為太子。
王后徐來得知衡山王劉賜有了廢立之心后,心思又活泛了起來,想要蠱惑劉賜將劉孝一起給廢掉,以便將自己的兒子劉廣扶上王太子之位。
王后身邊有一個侍者擅長跳舞,衡山王曾寵幸過她,王后便派這個侍者去勾引劉孝,從而想以淫亂之事讓其父子失和。太子劉爽得知了此事后,便也想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同樣以淫亂的罪名扳倒徐來。
一次,王后徐來請太子喝酒,劉爽便趁著上前勸酒時,突然抱住王后徐來的大腿,請求與她睡覺。王后一怒之下便將此事告知了衡山王,衡山王命人將太子叫來,打算好好教訓教訓這個不肖子孫。
早對父親不滿的太子劉爽見到劉賜之后,非但沒有請罪,反而冷笑著說道,“劉孝與大王的侍者奸淫,劉無采與奴仆奸淫,大王您該吃吃、該喝喝,我這就去上奏皇帝。”說罷,劉爽轉身而去,劉賜命人攔住劉爽,然而那些手下人哪里攔得住,劉賜于是自己追上去,將太子劉爽抓了起來,命人將其關押在宮中。
03.衡山王謀反案件告破,全家上下多因罪被殺
衡山王劉賜雖然是淮南王劉安的兄弟,但兩人關系卻極為不睦,時常互相指責抱怨。衡山王劉賜得知劉安有謀反舉動后,一開始非但沒有參與,反而擔心對方將來起兵后會吞并自己的衡山國,因而暗中招攬人才訓練兵馬,以便將來抵抗淮南王劉安。
元光六年(前129年),衡山王劉賜入京朝見天子,他手下有個謁者衛慶,想要棄劉賜而去轉投天子,衡山王一怒之下便將其囚禁了起來,并對其刑訊逼供,迫使其承認死罪,衡山國內史接到此案后,認為案情不實,便沒有受理。
衡山王劉賜怒極,于是又上書告發內史,內史在接受朝廷詢問時,則反告衡山王劉賜欺壓百姓,有司于是要求逮捕衡山王,但漢武帝并未深究,只是借此剝奪了衡山王任命二百石以上官員的任命權,衡山王因此遷怒于朝廷,與奚慈、張廣昌等人開始密謀反叛之事。
在太子劉爽被劉賜囚禁之后,劉孝卻是越來越討劉賜的喜歡,衡山王非但沒有怪罪他與侍者廝混之事,反而在將劉爽囚禁之后,將王印交給了他,并將其封為將軍,讓其住在外祖父家中,賞賜給其大量錢財,讓其替自己招賢納士。
當時投奔衡山王的人,有不少都是野心勃勃之輩,他們在得知衡山王素有謀反之意后,便極力對其蠱惑。于是,衡山王劉賜便派劉孝的門客江都人枚赫、陳喜作戰車弓矢,刻天子玉璽及將軍、丞相、軍官大印,又時常與這些人商議起兵細節。
元朔六年(前123年),衡山王按制再次入京朝見,在路過淮南國時,淮南王劉安與其敘起兄弟深情,兩個野心勃勃之輩遂摒棄前嫌,相約共同謀反。這次會面,使得劉賜的謀反之心更為堅定,他隨即上書朝廷稱自己有病,無法按照計劃入京朝見,在得到漢武帝準許之后,便返回了封國。
返回封國之后,劉賜一方面加緊籌備謀反事宜,另一方面則上書朝廷,請求廢除太子劉爽,改立劉孝為太子。
劉爽得知消息后大怒,立即派好友白贏到長安上書,告發衡山王劉賜和弟弟劉孝意圖謀反,以及劉孝與衡山王侍者通奸等事。
然而,由于當時朝廷正在查辦淮南國的案子,為了防止淮南國的使者在京城刺探情報,京城對于諸侯國使者盤查極為嚴格,結果白贏還沒來得急上書便被逮捕了,雖然事后查明他與淮南國并無關系,乃是來自于衡山國,但還是被關押在了大牢之中,直到后來廷尉張湯提審。
衡山王劉賜得知白贏被捕的消息后,擔心白贏供出自己參與謀反之事,遂決定先下手為強,上書告發太子大逆不道之罪。漢武帝遂下令將此案交給沛郡審理。然而,還未等沛郡審理清楚,白贏便在張湯審理下供出了衡山王參與謀反之事。
劉孝自首之后,不僅將家族內部的狗血之事和盤托出,更是如實供述了父親密謀造反始末,并將參與謀反的枚赫、陳喜等人一并告發。
張湯拿到這些鐵證后,再次上書漢武帝,請求逮捕衡山王劉賜治罪。漢武帝遂派中尉司馬安、大行李息前去審問衡山王,劉賜自知無法抵賴,便也原原本本的交代了謀反之事,隨之被幽禁于衡山王府。
中尉司馬安、大行李息回京稟報漢武帝后,漢武帝又命宗正、大行李息和沛郡郡守一起查辦衡山王劉賜,劉賜自知難逃死罪,遂自盡身亡。
事后,劉孝雖然因為自首被免除了謀反之罪,但還是因為與衡山王婢女通奸之罪而被殺。此外,王后徐來因為謀害前任王后乘舒,太子劉爽因為告發王父是為不孝,也都被斬首示眾,其他參與衡山王謀反之事者也都被正法,衡山國隨之被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