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教育廳等10部門聯合印發《山東省“人工智能+教育”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標志著山東省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發展進入系統化推進新階段。
《方案》提出,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創新生態,共有8項舉措。
開設全學段人工智能通識課程。支持高校開發建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和“人工智能+”專業融合交叉課程,形成覆蓋全面、層次清晰、特色鮮明的“人工智能+”課程體系。
建設一流“人工智能+”學科專業體系。建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等人工智能領域學科,增設與人工智能緊密相關學科專業,鼓勵有關高校開設“人工智能+其他專業”雙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支持高校建設數智化教學和創新實踐平臺。
建設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分領域分專業研發示范性精品數字教材,鼓勵學校、企業聯合開發數字教材。聯合高校、科研機構建設15個左右“人工智能+教育”創新研究基地。圍繞“人工智能+學科”雙向賦能、基礎學科智能化重構、數字前沿沉浸式探索等,打造2000門左右線上優質課程資源。
深化人工智能賦能教學與評價。實施人工智能賦能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工程,對接服務山東省“十強”優勢產業領域,每年遴選10個左右代表性專業,每個專業建設10門左右核心課程。推進人工智能賦能考試評價改革,打造智能巡考、智能評卷、體育智能測評等創新應用場景。
提升教師人工智能素養。開展“人工智能賦能教師專業發展”行動,探索教師素養數字“畫像”,實現教師教學、教科研及管理數據的無感化采集。優化師范生人工智能素養類課程建設。在高校實施“人工智能+教育”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構建泛在可及的終身教育體系。依托山東開放大學搭建山東省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豐富家庭教育、社區教育、老年教育、職業能力提升等優質資源供給。建立以資歷框架為基礎的認證標準體系,建設終身學習學分銀行,提升學習成果認證、積累與轉換的服務效能,構建全民終身學習激勵機制。
打造產學研協同創新新范式。建設人工智能科研平臺體系,面向重大戰略,支持高校聯合科研院所、企業,布局建設省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高能級科研平臺,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
加強數字教育國際交流。鼓勵高校與世界高水平大學合作,共建人工智能課程、人工智能實訓基地,開展人工智能相關學科專業合作辦學、學生聯合培養。支持高校組織或參加人工智能領域相關國際學術會議,引進世界人工智能領域高水平、高層次人才等。
來源:山東省教育廳網站。
聲明:麥可思研究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18602824882),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
關注“麥研文選”,獲取更多數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