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流量泛濫的當下,有些明星能迅速積累起購買房產的首付款,然而,誰能料到,一位已經從藝六十余年的資深演員,竟然依然無力購置一套屬于自己的住宅。
這位演員在84歲的高齡時榮獲了“影后”的榮譽,許多人勸她不要過于勞累,應好好享受晚年生活。然而,86歲的她依舊在劇組中忙碌,甚至不惜通宵達旦。這樣的舉動無疑對她的身體造成了極大的損害,但她卻坦言自己有一套獨特的養生之道。
她就是被譽為“國民奶奶”的吳彥姝,一位在舞臺上辛勤耕耘了65年的資深演員。許多人認為她是大器晚成,然而實際上,吳彥姝自21歲踏入演藝圈起就已然聲名鵲起,甚至有幸得到周總理的親自接見。
生于名門世家,30年代的獨生女
吳彥姝,1938年誕生于廣州,她的父母均為當時的高素質知識分子,而她更是那個時代極為罕見的獨生女。作為家中獨女,她受到了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愛,因此從小便接受了不同于一般人的精英教育。
母親曾是民國時期的大學生,對吳彥姝的管束極其嚴格,諸如與人交談時需遮掩口唇、打噴嚏時需用袖子遮住鼻孔、不得隨意吐痰等,在社交禮儀方面,母親對吳彥姝的要求尤為嚴格。她自幼便遵循著諸如飯需端起進食、筷子需平放等中華傳統禮儀,這也使得吳彥姝在鄰里間頗受好評。
吳彥姝隨父母自廣州遷至山西安家,其父由中山大學轉至山西醫學院履職。在業余時光,父親常攜吳彥姝至話劇團觀賞演出,這使她對話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當目睹舞臺上演員們優雅舞動,她便沉浸于幻想,渴望自己能站上那舞臺。
幸而,父親態度寬容,并未過分干涉吳彥姝的個人發展。1953年,山西話劇團正式成立,并向公眾開放招生。在父母的鼓勵下,年僅15歲的吳彥姝迅速作出決定,報名參加了這次招生,從而成為了山西話劇團的首批正式演員。
初入劇團的吳彥姝及其同仁們,與眾人無異,均不具備表演功底。即便身處劇團,所經歷的訓練強度與藝術院校相差無幾。他們日間隨團登臺,夜晚則返回劇團深造。盡管吳彥姝年紀尚輕,卻展現出極大的毅力,每晚回宿舍后,她還會點燃蠟燭,背誦臺詞,磨練演技。
演技日益精湛的吳彥姝逐漸活躍于舞臺表演,1959年更是參演了劇情片《流水歡歌》。此后,她憑借卓越的演技登上了人民大會堂的舞臺,多次登臺演繹話劇《劉胡蘭》,也因此榮幸地得到了周總理的親自接見。
動蕩的時代和話劇的衰落使得以話劇為生的吳彥姝逐漸退出了舞臺。同時,由于父親曾留學日本,他也遭到了排斥。在那個時期,吳彥姝更加渴望救出父親。幸運的是,她最終做到了。然而,也因此,她逐漸被劇團冷藏,很少出現在舞臺上,更多的是在幕后默默付出。
1993年,55歲的吳彥姝達到了退休的門檻,然而,她那顆熱愛舞臺的心并未打算就此告別舞臺。于是,她主動向單位提出了延遲退休的申請,并在隨后的幾年里,她繼續投身于演藝事業,參演了《黃河情》、《生死之戀》等多部影視作品。
自2003年起,吳彥姝的配偶張一非身患疾病,需要她的悉心照料,這促使她決定告別演藝生涯,全身心投入到對丈夫的護理之中。
吳彥姝當時已65歲高齡,卻依然挺拔如松,她的談吐與精神狀態完全不似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她的健康狀況,更像是四五十歲的中年女性。在丈夫張一非生病期間,吳彥姝總是熬夜早起,對丈夫的照料無微不至。
照顧丈夫和母親,接連去世心最痛
2004年,吳彥姝退休已經一年,盡管在她無微不至的照料下,丈夫張一非的精神狀況保持得相當不錯,然而,75歲的高齡已經無法承受病痛的摧殘,他的身體狀況持續惡化。這讓張一非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于是,他緊緊握住吳彥姝的手,帶著一種深沉的情感說道:“我們回家吧,別再在這里花費不必要的錢財了。”
吳彥姝并未拒絕丈夫的請求,她對生死的態度頗為淡然,能夠與丈夫攜手走過四十余載,她已感到心滿意足。次日,她便帶著丈夫回到了家中。但這并非意味著她心狠手辣,在那個環境中,她難以忍受丈夫日復一日地喊痛,更難以忍受他日漸消瘦,面容憔悴。
回到家后的吳彥姝不敢慢待,她每時每刻地站在老公張一非身旁,生怕老公出現不測,每天更是會挽著他的手到公園走一走,聽聽天然的聲音,呼吸新鮮空氣,兩人似乎又回到50年代戀愛的日子。
可這樣幸福的生活沒有繼續太久,老公張一非仍是因病逝世了。那一天,吳彥姝在屋子里一動不動地坐了很久,女兒張荷兒見到母親吳彥姝緘默沉靜了一天,對母親的身體狀況甚是憂慮,想著上前安慰母親,可剛走到吳彥姝面前,吳彥姝就站了起來。
“吃飯”緘默沉靜良久的吳彥姝開口了,她心境很淡定,雖然面對老公的逝世她悲傷、她痛苦,但她懂得人生的含義。就像老公張一非臨走時和她說的那樣:我不能再陪你下去了,你好好活著,下輩子我還娶你。
老公的忽然離去,讓吳彥姝心里空蕩蕩的,可她依然每天早睡早起,一起床就不斷在房間里踱步。有時看著窗外的風景,看著墻上張一非的遺像,她仍是會默默地流下眼淚,女兒知道母親的心境難以言表,便想把吳彥姝接到一起住。
可吳彥姝卻決斷拒絕了女兒的約請,堅持一個人住在家里,她對女兒說道:你們走了,我如果也走了,那你爸回來的時分就找不到家了。聽著母親這樣推脫,女兒張荷兒也不再說什么。
可在老公逝世后不久,吳彥姝的母親也患病在床,作為獨女的吳彥姝沒有遲疑,擔負起照顧母親的責任。母親年歲大,加上患病,母親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近70歲的吳彥姝從沒有畏縮,更是不怕累、不怕苦、不怕臟,像照顧老公相同照顧著母親。
吳彥姝的母親終究仍是沒有逃過歲月的腐蝕,患病后不久,吳彥姝的母親就與世長辭了。而這一次,吳彥姝不像之前那樣鎮定,反而哭得撕心裂肺,腦海中不斷回憶著兒時的場景,讓吳彥姝失聲痛哭起來。
這一次,她心真的碎了,響徹云霄的哭聲更是像在發泄著老公、母親連續逝世的無奈和痛楚。女兒張荷兒看到吳彥姝這般,硬是在2010年把她接到了北京。
退休再演戲,84歲宛如中年婦女
從山西到北京,讓72歲的吳彥姝很不習氣,女兒張荷兒要上班,時常留下吳彥姝一人在家,閑來無事的她經常一個人坐地鐵在北京四處溜達,更像是一個北漂青年,微信、支付寶、共享玩的更是了解。
2010年,剛到北京幾個月的吳彥姝在一次閑逛中正好碰到一個影視劇組,藝人身世的她想靠前去碰碰命運,恰巧的是,劇組中的老熟人知道她,于是就硬拉帶拽把吳彥姝帶進了劇組。
見到了解的場景,吳彥姝熟練地對著攝像頭,她神情自若,徹底不像是一位普通的老太婆,她的記憶力更是驚人,面對雜糅的臺詞,她只需看一遍就能只字不漏地背出來,這讓導演都覺得很是驚奇,乃至還留下了聯系方式,說以后還找她演戲。
導演也沒有食言,很快在都市劇《手機》的時候就找到了吳彥姝,也正是憑仗著這部影視作品,讓吳彥姝離別舞臺后再次進入了熒幕,成為一名“老藝人”。
吳彥姝靠著高尚的藝品,在北京的影視圈混得很開,每接一部戲,導演都會自動索要吳彥姝的聯系方式,而她的名聲也在不知不覺中傳開了,更是先后參演《信義兄弟》《營盤鎮警事》《養兒防老》《少帥》等影視作品。
2016年,吳彥姝更是憑仗影視作品《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搬家》兩部作品斬獲金馬獎和金雞獎最佳女配角,成為影視圈罕見的奶奶輩藝人,而吳彥姝的榮譽卻并不止于此。僅僅一年后,吳彥姝又憑仗電影《相愛相親》拿下了許多獎項。
成名后的吳彥姝沒有傲慢,卻仍保持著以往的品德,她沒有像一些年輕藝人相同,成名之后就大舉妄為,反而沉穩了許多。可令人想不到的是,如此高產高質的藝人的片酬卻很低價,即使是作為拿獎的“影后”,有時她的片酬卻不及剛出道的女網紅,乃至出鏡多年,在北京還買不起一套房,不禁讓人唏噓。
在面對大眾的質疑,吳彥姝卻只是回應道:藝人只是愛好,片酬多少無所謂,我覺得更是自己的走運。這或許也是吳彥姝高產的一方面的原因吧。
2020年,疫情的肆虐讓很多藝人都沒了檔期,而吳彥姝卻在這個時間段連續參演了《快樂的悲歡離合》《流金歲月》《夸姣的日子》《關于我媽的全部》《媽媽!》等影視作品20余部,更是憑仗著《媽媽!》再次獲獎。
從2010年到2024年,吳彥姝已活潑在舞臺14年,如今吳彥姝身姿卻依然挺拔,除了滿頭的青絲和皺紋,沒人會知道這個藝人已是86歲高齡。但從她的演技不難看出,她是一位馳騁多年的“老戲骨”。
至于如此高齡身姿挺,精氣神俱佳的原因,吳彥姝也從未隱瞞過。她晚上從不吃飯,餓了就清水煮點青菜果腹,這樣的習氣她已堅持了幾十年,怪不得“國民奶奶”吳彥姝能像個中年婦女相同,熬的了夜、背的了臺詞,無論什么戲份都能信手拈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