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4小時翻遍8噸垃圾終于找到了一塊兒童手表,這件事到底值不值得做?
7月6日,廣東游客盧女士稱,孩子的手表不慎被放入高鐵列車的紙質垃圾袋中,他們隨后通過手表定位,發現手表仍在大同南站,或許已經被當做垃圾處理。盧女士在撥打了市政服務熱線后,大同市相關單位的環衛工人在高溫下尋找4個小時,在翻找了8噸垃圾后,終于找到了手表。
兩位環衛工人在垃圾中找尋手表。
盧女士曾發去紅包感謝兩位環衛工,但遭到婉拒。
山西當地本地把這件事情作為當地“呼應老百姓需求”的正面典型案例予以充分報道。對此,該環衛公司的上級部門大同市城管局回應稱,此前也有過幫市民尋找失物的先例,此次并非特殊個例。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長肖志剛稱:“做啥是值,做啥不值?這是我們該做的事情,不要把它放得太高,也不要把它放得太低。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
這一報道一經發出立刻引發網友熱議,部分網友表示一塊兒童手表并不值得花費如此人力物力尋找。更有網友表示讓環衛工在高溫下4個小時翻找8噸垃圾,此舉并不體恤一線環衛工人。
部分網友評論。
對這一問題,我也想問上三個問題。
第一,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這次的成本是誰承擔了?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這些原則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體現。
但是任何公共服務都要考慮成本的。正如有網友所說的,這塊兒童手表里面難道有什么必須找到的國家機密嗎?
我覺得有兩種情況是可以接受的:環衛公司暫時不處理這批垃圾,由游客自行前來尋找,或者由游客支付費用請人來尋找,這都是可以接受的方式。
近年來,驢友違規進入未開發區域探險游玩被困的新聞屢見不鮮。而救援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有時甚至需要動用數百人甚至上千人進行救援,且救援過程中也存在各種安全風險。一些地方就已陸續出臺有償救援的規定,大家也接受了這些規定。
只不過在這件事情上,成本由環衛工人承擔了。為什么他們會承擔?原因無他,保住這份工作的需要。
第二,這項額外的工作,有沒有向環衛工人支付額外的報酬?
實際上,讓環衛工人在高溫下4個小時翻找8噸垃圾,對他們來說是完全額外的工作。
山西本地媒體的報道里面沒有披露環衛公司或者下達這一尋找指令的有關部門向環衛工支付額外的工資。當事人曾發去紅包感謝兩位環衛工,也遭到了婉拒。
不知道這一婉拒行為是環衛工獨立做出來的,還是有關部門的意思。
具體到這件事情,我認為,環衛公司或者下達這一尋找指令的有關部門應向環衛工支付額外的報酬,環衛工也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接受當事人的紅包感謝。這都是他們應該得的。
第三,“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這句話如果成立有沒有約束條件?
根據山西當地媒體的報道,針對此事,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長肖志剛稱:“做啥是值,做啥不值?這是我們該做的事情,不要把它放得太高,也不要把它放得太低。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
“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這句話是否有成立的約束條件呢?這需求是不是要相對合理?實現這些需求是不是也要考慮實現的成本?
如果是副局長本人冒著高溫苦戰4個小時翻找8噸垃圾,我覺得是一件非常值得報道的新聞,但執行這一翻找行為的是兩位環衛工,而不是副局長本人。
我并不認為,這是一則值得報道的新聞。
(作者陳良飛系澎湃新聞政治新聞部總監、港澳臺新聞部總監,高級記者)
設計:王璐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