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的烏克蘭天空,被密密麻麻的無人機和導彈撕開了口子。
單是 7 月 9 日一天,俄軍就砸下來 728 架無人機和 13 枚導彈,創下三年沖突來的空襲紀錄。
可比空襲更嚇人的是,烏克蘭快沒人打仗了 ——每月戰死 5 萬士兵,前線缺人缺到把女兵、18 歲少年往火線上趕,甚至有新兵沒練幾天就成了炮灰。
這場仗打到這份上,烏克蘭還能撐多久?
俄軍空襲打破新紀錄
7 月 9 日那天,澤連斯基對著鏡頭控訴:“俄軍一天之內發射了 728 架無人機和 13 枚導彈,天上到處都是它們的影子。”
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過去俄軍空襲最多一天也就百十來架無人機,這次直接翻了 7 倍,密密麻麻跟下餃子似的。
烏克蘭的防空系統拼了老命攔截,打下來一多半,但漏網之魚還是炸穿了多個城市的屋頂。
哈爾科夫的居民躲在防空洞里聽著外面 “咚咚” 巨響,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工廠被掀掉半邊,清理廢墟的工人說:“從沒沒見過這么密集的轟炸。”
更糟的是,這不是一次性的軍事行動。
過去一周,俄軍光是導彈就扔了 39 枚,無人機 1270 架,還有近千枚精確制導炸彈從飛機上往下砸。
然而,空襲只是開胃菜,真正讓烏克蘭頭疼的,是地面上的潰敗。
前線丟城失地
俄軍的地面部隊像潮水一樣往前涌。
最近幾周,他們不僅在哈爾科夫、頓涅茨克步步緊逼,還宣布拿下了頓涅茨克的波德杜布諾耶、哈爾科夫的索博列夫卡,甚至摸到了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達奇涅村。
達奇涅村可不是普通地方,這里是礦產要地,離烏軍后勤中心梅熱瓦亞只有 28 公里。
烏軍急了,派部隊反撲,結果打了幾天愣是沒搶回來。
烏克蘭軍方發言人含糊其辭:“戰況非常艱難”,潛臺詞是 “我們頂不住了”。
更要命的是,俄軍還想在東北部開辟新戰線。
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警告:“哈爾科夫可能迎來新一輪猛攻。”
現在前線的烏軍士兵私下說:“俄軍像螞蟻一樣涌上來,我們一個連要守好幾公里防線,根本顧不過來。”
兵力懸殊的背后,是一個更殘酷的現實 ——烏克蘭快沒人打仗了。
烏克蘭軍隊現下窘境
俄羅斯國防部公布的數字扎眼:過去 24 小時,烏軍損失 1280 名士兵。
但更嚇人的是,近幾個月烏軍每月平均損失高達 5 萬人。
這相當于每個月打光一個中等規模的集團軍。
烏克蘭戰前有 4000 萬人口,可烏東四州跑了 500 萬,大多是能扛槍的青壯年男性。
現在能用的兵員只剩 300 萬,還在天天減少。
烏軍名義上有 90 萬兵力,聽著挺多,可前線能打仗的連一半都不到。
報告顯示,一線作戰部隊名單上寫著 78.1 萬人,實際能端槍的只有 39.3 萬,缺額近 40 萬。更慘的是,每月死 5 萬,卻只能補 3 萬,缺口越拉越大。
有前線軍官吐槽:“我們連里名義上 120 人,實際就 60 來個,全是傷兵和新兵湊數。俄軍一個沖鋒過來,我們連掩體都守不住?!?/p>
兵員缺口越來越大,被逼到墻角的烏克蘭,只能想出更極端的辦法。
老弱婦孺被趕上戰場
兵員不夠,那就把能喘氣的都往戰場上趕。
烏克蘭正琢磨著把征兵年齡從 25 歲降到 18 歲。
也就是說,剛成年的高中生可能昨天還在寫作業,今天就被拉去扛槍。
更讓人揪心的是女兵,現在前線到處能看到她們的身影。
蘇梅地區的一場戰斗里,30 多個烏軍女兵組成突擊隊,跟俄軍太平洋艦隊陸戰隊硬拼。
打到最后 10 多人陣亡,剩下的才撤下來。
俄軍俘虜的一個受傷女兵,身上全是酒氣,后來才知道,不少烏軍士兵上戰場前都得灌幾口酒,不是貪杯,是實在怕得發抖,只能靠酒精壯膽。
新兵更慘。以前訓練三個月才能上前線,現在三天就敢送上去。
有個 19 歲的新兵反映,只教了怎么扣扳機,連手榴彈怎么扔都沒學,就被塞進卡車送往前線。到了地方才發現,就是去填炮彈坑的。
逃兵也越來越多,現在已經超過 10 萬。
有個新組建的旅,還沒開赴前線,就因為士兵跑了一半,直接就地解散了。
澤連斯基都承認:“有些地方,我們 1 個人要對付俄軍 8 個人,這仗怎么打?”
兵員問題鬧到這個地步,連死人都藏不住了。
無處安置的遺體
最近俄羅斯突然說:“我們準備移交 6000 多具烏軍陣亡遺體,再交換些傷病俘虜?!?/p>
按說這是好事,可烏克蘭一開始居然說 “不收”,要無限期推遲。
為啥?因為 6000 具遺體一拉回去,老百姓就知道前線死了多少人,那點 “勝利在望” 的謊話就圓不下去了。
可俄羅斯把這事捅了出去,國際輿論一施壓,烏克蘭只能接受。
這些遺體像一記耳光,抽在所有人臉上。
俄軍還補了一刀:“6 月份烏軍就死了 40530 人?!?/p>
澤連斯基看著國內低迷的士氣,再看看西方軍援遲遲不到,頭發都白了不少。
有人算過賬,按現在的損耗速度,烏克蘭的兵員撐不過半年。就算把 18 歲的孩子、女人都算上,也填不滿這個窟窿。
結語
打到現在,烏克蘭的困境已經明牌了:沒人、沒槍、沒外援。
戰前俄軍 132 萬兵力對烏軍 26 萬,飛機、艦艇更是碾壓?,F在烏軍靠西方援助勉強撐著,可軍工跟不上,打壞一輛坦克就少一輛。更要命的是,人沒了,啥武器都沒用。
有人說,烏克蘭能撐三年已經是奇跡??善孥E不能當飯吃?,F在的烏克蘭,就像個渾身是傷的人,還在硬扛著拳頭 —— 只是不知道,這最后一口氣還能喘多久。
戰場上的每具遺體,都是一個破碎的家庭;每個被拉上前線的少年,都是一個被偷走的未來。這場仗再打下去,烏克蘭剩下的,可能就只有空蕩蕩的村莊和永遠填不滿的墳墓了。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