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塔尼亞胡的訪美之旅看似不聲不響,實則憋了一肚子壞,喊話伊朗“美國和以色列這次能做的事,將來可以再做一次,甚至多次”,早知停火表面,伊朗駐華大使趁著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機會喊話中俄,然而,眼下伊朗最大危機已非來自外部。
先說以色列,對伊朗再發威脅,是對濃縮鈾問題不滿,內塔尼亞胡排斥濃縮鈾,一因其雖不足以制造核彈,卻屬必要組成部分,簡單理解,單拎濃縮鈾出來不能成核武器,可若伊朗想發展核武器濃縮鈾卻是必須要有的;二在提及濃縮鈾是一種信號,以色列是在發戰爭暗示,伊朗若不處理,以色列動手就有了正當理由。
然而,以色列威脅伊朗,特朗普卻“示好”伊朗,一方面稱已安排與伊朗舉行談判,另一方面稱考慮在適當的時候取消對伊制裁,給后者一個重建的機會,兩重橄欖枝,伊朗全沒接,《聯合早報》消息,伊朗外長在7月9日辟謠,并未提出任何與美國進行會談的請求,言下之意,特朗普是在撒謊,再拂美國面子,伊朗是真不想談判嗎?
也不是,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在7日接受了線上專訪,強調伊朗不反對談判,前提是要重建對談判進程的信任,發言傳遞出來兩點:伊朗并不信任美國,也不覺得眼下是可以談判的機會,首先,美伊核談判看似是兩國問題,以色列卻是關鍵因素,戰后重建的伊朗需要美國一個承諾,別讓以色列干擾美伊問題,美國這個大哥最好能管理下自己的小弟,不要再出現以色列攻擊伊朗這樣的行為,在感受到絕對的安全感前,伊朗不會輕易與美和談。
其次,說回美國,伊朗對美國并不信任,伊朗駐華大使阿卜杜勒雷扎·拉赫馬尼·法茲里希望中俄幫忙,深知中方不站隊原則,該大使對中俄的要求并非支援伊朗,只是希望兩大國能促使美國遵守國際法,阻止美國和以色列對伊朗發動新的打擊,相較于談判,伊朗覺得安全更要緊,缺乏“安全感”的真相,極有可能是伊朗的核設施真在空襲中遭到嚴重損失。
美國的示好,內塔尼亞胡的威脅,對伊朗而言,都非最大危機,真正攸關的,一在哈梅內伊人身安全,二在最高領袖接班人,先說哈梅內伊,美以都對他發了死亡威脅,停火不代表暗殺行動結束,一方面,摩薩德體系已多次滲透伊朗內部,另一方面,伊朗內部也不排除有以方情報人員,“敵我不明”的內外夾擊,哈梅內伊不敢輕易露面,生怕走漏了風聲繼而危及生命安全。
再說最高領袖接班人,熱戰之時,爆出哈梅內伊欽點了至少三名接班人,具體名單始終沒有公布,停火之后再無相關報道,衍生出來兩種可能,其一,根本就沒有接班人名單,其二,名單出的緊急,事后覺得不妥就又推翻了。外界普遍認為,哈梅內伊傾向于將職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但因其子既無宗教頭銜,又無公開政治履歷,可行性不高,原本希望最高的萊希因直升機事故早逝,由于伊朗缺乏一個系統的“過渡機制”框架,接班人一事安排不好,內亂極有可能成為摧毀伊朗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以色列真有可能如威脅般對伊朗發動攻擊嗎?短期內大概率是不會的,一方面,加沙局勢上的談判正在進行,另一方面,胡塞武裝加碼對以色列攻擊,繼空襲之后,胡塞武裝軍方發言人還在7月9日發聲明,稱成功擊沉了一艘奔赴以色列的船只,錙銖必較是以色列一貫作風,相較于攻擊伊朗,以色列更可能率先發動對胡塞武裝的打擊。
值得一提,此次赴美,內塔尼亞胡為特朗普準備了兩份特殊禮物,第一份是美軍B-2轟炸機造型的“門柱圣卷”裝飾盒,目的是為了紀念空襲伊朗核設施的美軍戰機。
第二份是一份信函,內容是內塔尼亞胡提議特朗普為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兩份禮物特朗普都很喜歡,作為回禮,他給了內塔尼亞胡一頂紅色棒球帽,看似平平無奇,刻字“特朗普在所有事情上都是對的”卻盡顯野心,美以因內塔尼亞胡的奔赴更顯親近,這也意味著,接班人一事上,伊朗必須早做打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