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如有雷同。告知必山。
“嗨,美女,這邊有空位,要不要一起坐?”
小琳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手上一抖,剛倒好的咖啡差點灑出來。
她心想:“怎么又是‘美女’?”放眼望去,整個公司,幾乎每個男同事都這么稱呼女同事。
會議群里也是,“美女,這份報告幫我看看”,“美女,等會一起吃飯嗎?”
小琳四年老員工,天天耳邊縈繞這個詞,到后來聽見不但沒覺得高興,反倒覺得有點反感。
說實話,一開始小琳也喜歡“美女”這個稱呼。年輕嘛,誰不愛聽夸獎?
可時間久了,她漸漸發現,叫“美女”根本和她的長相無關,哪怕新來的實習生剛進公司也是“美女”,甚至已經五十多歲的阿姨同事,也被這么稱呼。
于是這個詞在她耳中就成了一句帶著敷衍味道的“通用敬語”。
有一次,小琳拖著電腦加班到很晚,剛準備下樓,發現前臺燈還亮著。前臺阿芳正提著一大堆快遞單。
小琳猶豫了一下,走過去遞過去一杯熱水:“阿芳姐,好晚了,你還沒回去啊?”阿芳拿起水,微微笑:“嗯,快遞沒清完再多弄會兒。”
話音剛落,又有同事過來說:“美女,辛苦了!”阿芳苦笑著搖搖頭,等人走遠了,才跟小琳吐槽:“不知道為什么,聽‘美女’總覺得怪怪的。
我明明五十多了,還‘美女’什么。”
那天,小琳突然明白,“美女”其實不是單純叫你長得好看,僅僅是隨口的一種稱呼。
和真正的尊重、欣賞,它沒太大的關系。
公司的李主管,是那種特別會和女同事打交道的人。
有一天,公司來了新的設計師小慧。小慧低調內向,不太喜歡拋頭露面,結果第一次部門聚餐,李主管當著全辦公室人的面介紹:“各位,這是我們部門的新銳設計師,小慧老師。”
僅僅一個“老師”,讓小慧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說話也自信起來。
后來大家討論項目,李主管總是直接叫她“小慧老師”或者“設計師”。
做項目時,因為自己的專業得到了認可,小慧工作熱情高漲,很快做出了令人驚艷的成果。
從那以后,小琳悄悄總結,女人其實沒有那么在乎別人是不是管自己叫“美女”,她們更看重被認可、被尊重。
有時候一句“老師”、“同事”,一個崗位名稱,反而讓人更踏實,更有歸屬感。
比如,有次為活動做策劃,市場部的張姐調度能力一流,小琳就專門叫她“張姐”或者“策劃經理”。
張姐總是樂呵呵地回應,小團隊的氣氛越來越融洽。
當然,也不是說喊“美女”一定有錯。
有些場合或性格開朗的女生,可能覺得被這樣稱呼很輕松。
但更多時候,不如換成“老師”、“經理”、“同事”,或者干脆使用姓名。
你的尊重和認可是實打實的,女人其實比你想象的更喜歡。
身邊的這些生活細節告訴我:別再把“美女”當萬能稱呼了。
可以試試根據對方的身份、能力、年齡換種方式,有時候一次主動地改變,帶來的是彼此工作乃至人生的溫暖和友善。
最后,再說一個我記憶最深的事:春節前小琳和幾個同事聚餐,臨別時項目負責人舉杯說:“今天感謝我們最棒的‘策劃經理’小琳,每次都能帶領大家搞定難題。”
這一聲“策劃經理”勝過無數句“美女”,讓小琳心里暖和和的,充滿了動力。
叫女人“美女”,不過是順口,而她們真正要的,其實是:被需要、被尊重、被看見。
你改叫“老師”、“經理”,“同事”,或者名字,女人心里早已亮堂了。
所以,與其盲目地喊“美女”,不如用心地去認同她們的努力和價值。這,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一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