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三就入伏了,全年濕氣最重的30天緊跟著到。渾身沒勁還怕冷的人可得留神,這時候最容易被暑濕纏著。
可別學別人猛灌涼茶,喝多了反倒把濕氣鎖在脾胃里。
老祖宗傳下的“以熱制熱”才是好法子,廣東的姜酒雞又火起來了。選老姜要挑皮皺肉緊的,切片小火炒到邊緣焦黃。這一步能把姜辣素變成溫和的姜烯酚,祛寒還不刺激胃。
配的半干黃酒得是15度左右,煮沸五分鐘讓酒精多揮發。七成酒精跑掉后剩下氨基酸,喝幾碗都不會覺得上頭。選嫩雞別選老母雞,伏天脾胃虛,嫩雞燉15分鐘最易消化。
隔壁大爺吃了一周,說爬樓都不喘了,汗出透渾身松快。
荔枝雞湯也有門道,都說荔枝上火,和雞肉同燉能壓燥氣。
關鍵是把荔枝核摳干凈,肉要最后十分鐘下鍋才不發齁。這種“虛胖”體質的人喝最合適,喉嚨不干還冒細汗。
大蔥爆羊肉也適合男人,蔥白斜切爆出黏液,和羊肉快炒。猛火三十秒去掉膻味,久坐空調房腰腿發沉的吃了小腹暖。古人《黃帝內經》早說“夏濕秋必病”,熱養比涼茶聰明。
涼茶壓火卻讓濕氣排不出,汗都逼不出,入秋容易咳嗽。現在吃姜要挑“三伏姜”,黃酒選客家黑糯米釀的才夠味。
熱辣辣一碗下去毛孔全開,汗出透了濕毒才算排干凈。
有老中醫見人灌涼茶就搖頭,寒上加寒,身體遲早出問題。
其實老祖宗的土辦法有智慧,結合科學優化用著更放心。每個人體質不一樣,伏天調體質還得講究個因人而異。您琢磨琢磨,是不是這個理兒?
歡迎在評論區說說看法。伏天養生別馬虎,從吃對開始,讓身體舒舒服服過夏天。
記住了,熱著排濕才是正解,別讓錯誤法子壞了健康。趕緊把這些實用招數學起來,照著做準沒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