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這是上當了,俄羅斯之所以允許北約隨便的援助烏克蘭,主要目的就是把北約給拖垮,所以不管是港口、公路還是鐵路,俄羅斯都沒有破壞,因為俄羅斯知道,只有把武器集中在一起,才能一窩端,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最近網上曝光了大量的視頻,在視頻里我們能夠看到大批的武器裝備通過各種渠道被送到烏克蘭,包括坦克、裝甲車、彈藥等等,實際上烏克蘭得到的援助一支都很多,這些援助基本上都是通過敖德薩的港口、波蘭跟烏克蘭之間的鐵路線運輸的,于是很多人就問,俄羅斯為啥不炸毀這些運輸線呢?把鐵路跟港口破壞,援助不就進不來了么?
如果俄羅斯想快速結束戰爭的話,那么掐斷烏克蘭的援助通道確實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有限,因為烏克蘭周邊有好幾個鄰居,不管是鐵路還是公路,都能把大批的武器運進來,就算俄羅斯炸了鐵路,烏克蘭也能繼續修,而且俄羅斯目前也沒有精力24小時的去對這些運輸通道進行襲擊。
對烏克蘭大后方的運輸線進行打擊,也算是敵后作戰了,不但效果不行,還要面臨巨大的風險,不過相比之下,對這些運輸通道進行監視跟偵察,就容易的多。北約給烏克蘭的援助能夠順利進入到烏克蘭,時間一長就會放松警惕,俄羅斯只要清楚這些援助的武器物資去了哪里就行了,然后就可以一窩端。
根據這幾年傳來的消息,北約援助的武器裝備其實并沒有全部都用在對抗俄羅斯身上,很多武器都出現在黑市里,而且北約也不在乎烏克蘭把武器用在哪,反正都要秋后算賬,而烏克蘭在接收武器之后,也不是馬上就分發到前線,而是在倉庫里集中分配,這樣的話就給了俄羅斯機會。
根據最近幾個月的戰報,俄羅斯經常發射導彈、火箭彈、無人機,或者出動轟炸機去襲擊烏克蘭的軍事目標,很多軍火庫都在襲擊過程中損失慘重,基本上一整個倉庫價值幾億美元的武器,在俄羅斯一枚導彈之下,就變成了廢鐵,很多軍火庫在遭受襲擊之后,都生氣了蘑菇云,由此可見,烏克蘭損失有多么嚴重。
用導彈去打軍火庫,顯然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既能消耗北約援助的武器,還能打擊烏克蘭士兵的士氣,最主要的還可以消耗北約的軍費,如果這些武器不援助給烏克蘭,那么就會被北約自己裝備,以后就會用來繼續對付俄羅斯,而俄羅斯現在就開始消耗北約的武器,以少博大,很顯然就是為了以后做準備。
據說北約現在已經把鹿特丹港慢慢的改成軍用港口了,也就是說北約準備動手了,對于這件事俄羅斯其實不害怕,通過以色列跟伊朗的沖突可以看到,再先進的防控系統,也不可嫩把所有導彈給攔截下來,只要俄羅斯一輪飽和式攻擊,鹿特丹港就得變成廢墟,集結在這里的物資都會成為廢品,所以說俄羅斯還是有信心跟整個北約對抗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