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作品,作品的標題是《兩性關系:男人過六十五,永遠不要在妻子面前,做這幾件事!》
看到這篇作品的標題,不由得讓我想起《論語》中提到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p>
其中,跟我們今天所探討的話題,比較相近的就是“六十而耳順”這句話,大概意思是說:“人到了60歲才能夠聽得進所有的話,包括贊美自己的話,和說自己不好的話,讓自己感覺舒服的話,和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的話”。
言外之意就是說:“人到了60歲呀!也經歷了不少的風浪了,很多事情都應該接受了,不要總是在一些事情上杠,最后在別人面前不落好,搞得自己心理還可不帶勁兒,圖什么呢?”
對應到夫妻關系里,說句很實在的話,哪怕是吵吵鬧鬧,到了65歲,兩個人也吵鬧大幾十年了,也該吵鬧夠了,該歇歇了,什么事情有對彼此這幾十年的相伴更重要呢?
現實生活中,我見過太多的夫妻,在年輕的時候,都是妻子負責做飯洗碗,丈夫只管吃飯,到了五六十歲了,丈夫才慢慢學著給妻子做飯,霎時間,妻子那難以掩蓋的欣慰油然而生。
所以呀!如果到了六十多歲了,作為丈夫,還沒有給妻子做過飯,那不妨試著給妻子做一頓飯,用實際行動回饋一下妻子多年來的陪伴與付出。
這就是第一件事兒:年過65,就不要總想著讓另一半給自己服務了,也該適當為另一半服務一下了。
第二件事兒:停止對另一半的一切抱怨、指責、打罵等行為。
我親眼見證過有一些年過60的人,自己都生活不能自理了,吃喝拉撒全靠妻子、兒女招撫,都這樣了,還使出可大的力氣打罵自己的妻子,六十多歲的妻子也很無奈,只能含著眼淚,默默咽下所有的委屈。
年輕的時候,接二連三的抱怨另一半這不好、那不行,年過65了,年老了,也應該知道“這一輩子,唯有另一半是真正陪伴自己時間最長的人”這個現實了。
第三件事兒:過往已是過往,那些曾經的不愉快,就不要再提了。
也許在你們年輕的時候,總是吵吵鬧鬧,甚至是把家里的鍋碗瓢盆都摔了個遍,生活中,也經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發生了很多的大大小小的矛盾和不愉快。
那到了65歲,更應該醒醒了,兩個人都已經在一起生活這么久了,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吵吵鬧鬧,依然對彼此不離不棄,那些個曾經的不愉快,也該放下了,也該釋懷了!
昌言昌語:
俗話說:“少來夫妻,老來伴”,另一半永遠是那個陪伴我們時間最長的人,也是我們有任何的心里話都可以放心的去傾訴、去溝通的人。
以上所列舉出來的“年過65,不要在另一半面前做的這三件事兒”看似只是說給65歲的年長夫妻,其實更適應于所有的夫妻關系。
有句話說的好“人吶,一定要先了解婚姻,再走進婚姻”。某種意義上說,到了65歲才知道和諧相處、遇事好好商量的夫妻,已經醒悟的有些晚了,但好在是醒悟了,也算是沒有辜負彼此這么多年以來的不離不棄。
那如果兩個人從剛結婚組成一個小家庭開始,就一直保持著和諧相處、遇事好好商量的相處模式,到了65歲之后,兩個人之間積累的那些小美好豈不是會更多?兩個人之間的感情豈不是會更深?幸福指數豈不是會更高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