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莊,12歲的佟永錕赤著上身,戴著耳塞,眼睛緊貼顯微鏡,指尖鑷子翻飛如蝶——這一幕被鏡頭捕捉,瞬間點燃網(wǎng)絡(luò)。網(wǎng)友驚呼:“小孩哥,我手機壞了能找你修嗎?”當別的孩子還在為暑假作業(yè)發(fā)愁,他的工作臺上已擺滿顯微鏡與熱風槍。
但這位少年維修宗師的起點,竟藏著一次“狼狽”的轉(zhuǎn)型。
他曾是狂熱的化學實驗黨,癡迷搗鼓火箭推進劑——直到一場意外爆燃將他送進醫(yī)院燒傷科。住院一個月?lián)Q來的父母禁令,反而點燃了他新的火焰。拆電器、修手機,舊物件在他手中奇跡般重獲新生。那個被同學抱來一試的碎屏手機,更是直接扭轉(zhuǎn)了他的人生方向。
為了心之所向,他向父母“談判”要來了陽臺一角。壓歲錢買零件,父母添置專業(yè)設(shè)備,一張工業(yè)鐵桌承載起少年科技夢的起航。當媽媽吐槽期末他沉迷維修影響功課,男孩回敬了三張全滿分的成績單——數(shù)學僅差一分!
少年的目光早已越過了手機維修。追隨偶像“維修大神”楊長順南下深圳華強北,佟永錕一頭扎進手機維修學校。當成年學員坐不住溜達時,這個頭最小的身影紋絲不動。鑷尖點染微光,仿佛焊槍下的世界才是他真正的游樂場。
一場工業(yè)智造企業(yè)的深度參觀徹底點燃了他的新理想。機器人優(yōu)雅起舞,人工智能系統(tǒng)冷靜運轉(zhuǎn)……佟永錕當場宣布夢想升級:“以后要做工業(yè)控制,做人工智能!電梯、地鐵、飛機——所有用到AI的領(lǐng)域,我都想探索!”
最令人動容的,是他身后那對“心大”的父母。面對孩子的冒險天性,他們只輕描淡寫:“他拆我們就修唄!”聊及那次嚴重燒傷時,蘇女士坦言:“從那以后我們就想通了——他健康快樂就好,別的都不重要。”
當別的家長擠破腦袋爭奪名校名額時,佟永錕父母的教育底線卻樸素得驚人:
“哪怕考倒數(shù)第一第二,我也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去開家長會!”
在這個唯分數(shù)論卷瘋的時代,佟永錕的陽臺工作臺猶如一道奇異風景——少年的夢想在焊錫青煙中升騰,中國最“心大”的爸媽,正用信任編織著翅膀。
少年郎埋頭焊進電路板、鉆進代碼森林的身影背后,藏著一個久被遺忘的真理:人生沒有標準出廠設(shè)置,每個零件都允許長出專屬未來。
那些我們視作“危險”的嘗試,或許是天才覺醒的密鑰;那些曾被斥為“無益”的奇思,恰是時代巨輪的萌芽。
何須用整齊劃一的模具壓制年輕的熱望?
當社會少一些焦慮的聒噪,多一些托舉的沉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