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牌”自行車
吱呀作響的木質織布機
泛著銅綠的水壺
當二維碼取代了膠卷底片
智能家居覆蓋了木質紋理
我們決定逆流而上
打撈那些即將沉入記憶深海的老物件
TA們,就在嘉門口的展館
走,一起去看看
馬陸民俗館內上百件老物件,留存著一代馬陸人的生活印記,也成了馬陸人留住“鄉愁”的寄托。品類豐富的藏品,恰似一把把鑰匙,喚醒對本土傳統的溫暖記憶。
這些曾經散落在鄉間的記憶碎片
有你的回憶嗎?
馬陸民俗館總面積約800平方米,設置了傳統農具、竹器、衣食住行等多個板塊,內有藏品500余件,藏品皆是向各村片區征集而來。
“以前收稻谷,把帶殼的谷子倒進上頭漏斗,踩動踏板,風葉一轉,癟谷就從側邊飛出去,飽滿的谷?!畤W嘩’往下落。”村民周先生介紹,風車由風箱、搖手、車斗、漏糧斗、出風口等部件組成,那時候全村就兩三臺風車,秋收時得排隊使用。
“我們那個年代‘三轉一響’是結婚的理想配置,其中有兩樣是自行車和縫紉機,現在家里還有一臺縫紉機,搬了幾次家也沒舍得扔掉?!?市民馬女士輕撫縫紉機,仿佛又回到了當年深夜縫補的場景,“家里人的衣服修補、孩子過年的新衣裳,都是這臺機器做的?!?/p>
“以前去做農活時,這個水壺是必須帶著的,往田埂上一擱,太陽把銅壺曬得滾燙。收工后,大伙便圍坐在樹下,喝上一口,驅散了一身的疲憊?!标愊壬凵窭餄M是回憶。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這臺老式電影放映機。兩個放片盒像輪盤一樣,分別長在機器的頂端和底部,放映時,膠片通過光源照射,將影像投射在銀幕上。
“這個型號的機器就是當年我工作時用的放映機?!彪娪胺庞硢T朱永明回憶道,放映地點基本選在各生產隊集中曬糧的水泥地,那里場地開闊平坦,能夠容納很多人,掛上銀幕、喇叭響起音樂,大家就知道今天晚上要放電影了。
這些靜默的老物件,用銹跡斑斑的紋路、磨損的木質肌理,編織著馬陸鎮百姓的集體記憶。
小嘉選取了部分藏品
一起來感受滿屏的回憶
服務信息
地址
寶安公路3322號
馬陸鎮文化體育服務中心三樓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五
9:00-11:00 13:00-16:00
(市民需提前電話預約參觀)
咨詢電話
通訊員:胡銘
編輯:徐宇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