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林草局認定的廣東省16個產竹縣之一,潮安擁有約10萬畝竹林資源,且有著生產竹器工藝的悠久歷史。近年來,我區依托豐富的竹資源,大力推行以竹興農、以竹代塑、以竹促游的發展戰略,將竹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的創新之路,成功打造驅動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
走進潮安竹博園,仿佛置身于竹的世界。這里竹林郁郁蔥蔥,各類竹制建筑錯落有致,竹編藝術品精美絕倫。游客們或在竹林間穿梭賞景,或在竹藝茶座休憩品茶。作為當地的 “網紅打卡點”,竹博園不僅展現了竹的多樣魅力,更成為了展示潮安竹產業發展的重要窗口。
游客 肖葉舟:我是從內蒙古過來的,我感覺一進寶樹園的時候,剛進門一走就是挺震撼。竹子被稱為歲寒三友,我特別喜歡,風一吹竹葉飄蕩,特別好,我在家也專門練習畫過竹子,我進去之后看到用竹子做成的小橋、船,還有住的賓館,床屋型的。我真的不知道竹子的作用這么大。
廣東建中新竹材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副經理 謝睿:我們開發園區的愿景也是為了更多人認識到竹構、竹材的應用,像我們園區也起到了示范作用,園區門票是免費的,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觀園區,認識到竹材的應用,認識到竹景觀、竹建筑的美。目前我們園區有度假屋,民宿板塊,還有水上樂園,以及結合潮州茶文化,茶座、包廂這方面的應用,整體都是用竹子來打造,所以別具特色。目前我們園區年接待游客是200萬人,在研學板塊一年可以吸引3.5萬人來此學習。
為壯大竹產業規模,竹產業龍頭企業建中公司充分發揮引領作用,成功創建了區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同時,成立竹產業農村合作社,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聯結模式,促進竹產業良性循環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農戶 謝廣炎:我以前是農戶,種田的,平時沒事就打臨時工,一年賺不到什么錢,現在來公司門口做竹編,收入比較穩定。
廣東建中新竹材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副經理 謝睿:該模式通過我們公司保底收購,降低農戶市場風險,利用基地集中服務,實現降本增效,為農戶創造多元收入,最終實現風險共擔、多方共贏這種情況。
在環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我區積極響應“以竹代塑”的號召,支持企業聚焦“以竹代塑”領域開展技術攻關,累計斬獲13項國家專利。成功研發的高分子碳化復合竹編土工格柵等產品已在廣州、清遠及河南省信陽市息縣等十余個地區的鄉村振興及“百千萬工程”項目應用,簽約項目10余個,總價值超3000萬元。
廣東建中新竹材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副經理 謝睿:我們公司花了非常大的精力,也投入了很多資源,用了數年的時間,研發竹材的處理技術,像我們現在處理之后的竹材,防腐等級達到了最高等級,強耐腐級,防白蟻是達到九級,防火等級達到B2級別。我們處理之后的竹材是沒有有害化學物質,純綠色的。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對市場進行了開拓,首先我們將竹材應用在鄉村振興,包括國內文旅應用,開發了度假屋,也做了很多優質的產品,竹編土工格柵這個產品已經和中國中鐵取得了合作,共同開拓市場,把這個產品廣泛應用到中國公路,包括高速公路。
沙溪鎮政府副鎮長 陳雪彥:接下來,我們將深化“以竹興農、以竹代塑、以竹促游”三大戰略,強化龍頭引領,鼓勵支持企業突破“以竹代塑”核心技術,重點協調建中公司與中鐵十八局等央企合作,推進實施普寧市“百千萬工程”提升項目、福建省南平市鄉村振興項目等竹建項目。通過完善配套設施、深挖竹文化內涵、創新旅游產品、策劃特色活動等舉措,打響竹旅文化品牌,吸引游客,帶動消費和農民增收,使其成為鄉村振興亮點。
原創文章,版權歸潮安融媒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潮安區融媒體中心
記 者:方博 蔡昭鈿
本期編輯:黃雪絨
執行編輯:王 曉丹
編 審:劉俊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