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宇
眼下,海口市國興中學南門前,648米長的規劃路正在施工,預計8月底全面通車。屆時,困擾學校和周邊群眾近30年的“心頭病”將得到解決。
這筆歷史欠賬得以順利清理,離不開“監督一張網”平臺發揮的重要作用。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從省“監督一張網”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該“老大難”問題由省人大代表提出,由省人大機關在“監督一張網”平臺發起辦件。2024年11月,省紀委監委針對該辦件辦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專項監督方案,會同省人大機關持續跟蹤督辦,督促各單位履職盡責,共同推進項目建設。
“這個項目歷時長,涉及多個部門推諉扯皮,難以推進。”省紀委監委相關工作負責人介紹,“監督一張網”專啃硬骨頭,“‘監督一張網’辦件全程‘線上’留痕,責任劃分清清楚楚,堅決遏制‘踢皮球’,同時跟蹤督辦劍指癥結,確保整改落實到位。”
就國興中學南門前規劃路項目,2024年11月,省紀委監委會同省人大機關協調各部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并到現場開展實地監督,督促海口龍華區政府積極與相關產權人溝通;當年12月初就完成全部拆遷協議的簽訂,并于12月5日開始動工拆除,18日施工方就入場施工。如今,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群眾心里的‘堵點’,就是我們監督的‘靶點’,不把問題解決到位,‘監督一張網’絕不收兵。”省“監督一張網”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辦公室統籌協調,省紀委監委各室組,各級職能部門相互配合,“有‘斷頭路’就打通,有欠薪就追,有亂收費就治。”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監督一張網”平臺已發起辦件49975件,到期辦結率94%,實現監督與再監督“雙輪驅動”,督辦問題345件,追責問責23人;堅持數智賦能,拓展“機器管+”機制創新,貫通“12345熱線”等23個監督監管平臺,歸集數據15億條,預警問題237件,處理329人,助力監督更加精準、高效。
“監督一張網”為什么能啃下“硬骨頭”?省“監督一張網”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透露,我省高度重視“監督一張網”建設,省委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召開推進會高位推動,形成覆蓋全省4600余家單位的監督格局;堅持制度創新,形成“1116+N”制度框架,出臺19項制度,推動應用場景覆蓋至“4·13”監督檢查等47個方面;堅持精準監督、跟進監督,通過辦件“陽光化”流轉推進“全周期”監督,打造全域數智監督平臺。2024年11月,“監督一張網”獲評海南自貿港制度集成創新案例。
據介紹,“監督一張網”建設以來,已初步建成政治監督、行權監督、效能監督、提升治理結合融合的信息化監督平臺,實現從“解剖一個問題”到“解決一類問題”的延伸,并貫通“機器管+”系列平臺,在鏟除腐敗滋生土壤條件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日前,省委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專班通報表揚一批全省擔當作為先進集體,號召全省上下向先進學習。省“監督一張網”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名列其中。
省“監督一張網”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推動監督體系不斷完善、不斷深化,為推動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展現海南擔當、作出海南貢獻。(海南日報海口7月13日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