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重慶京劇院以四出折子戲《賣水》《癡夢》《勘玉釧》《荀灌娘》來紀念京劇藝術大師荀慧生誕辰125周年,荀慧生藝術研究會特組織專家委員會蒞臨重慶觀摩,并給予指導。
京劇藝術家劉長瑜發來賀信,在演出前由京劇名家熊明霞代讀。韓林浠演出了劉長瑜代表作《賣水》,在唱念做方面宗法劉氏風格,富有朝氣。《癡夢》是孫毓敏的創作戲,內中有多處新穎別致地方。張燦作為其弟子此戲受益于先師。《勘玉釧》《荀灌娘》均為荀派原作。畢藝琳在《勘玉釧》中“一趕二”前俞素秋,以青衣飾之,后韓玉姐以花旦扮演。《荀灌娘》由邵曉白演出,文中有武,凸顯荀派藝術。
座談會由國家京劇院的封杰主持,懇請專家對青年演員給予指導。首先四位演員談出學習荀派的心得和急待提高的心情。重慶文聯主席沈鐵梅對重慶京劇院充滿感情,對青年演員的表演寄予厚望,希望掌握藝術真諦。上海戲劇學院教授郭宇談到京劇的綜合性,青年演員要學習文化,學會思考有助于對劇情和人物的理解。荀派優秀傳人熊明霞以教學相長來剖析人物和表演,尤其是她對每一位演員的每一出戲進行的指導,使他們非常受益。“五彩繽紛 荀風再起”得到多家京劇院團的支持,“荀學”之風漸起,特別是專家組成員所談的真知灼見尤受院團領導歡迎。尤為受青年演員的喜愛,表示會找專家組老師請教,“拜師”學藝。
紀荀125周年活動的主旨,正如劉長瑜先生賀信所言:“就是為了讓荀派藝術的魅力跨越地域限制,讓全國各京劇院團的荀派花旦演員們獲得更多的優質藝術資源,扶持和助力他們成長,同時培植荀派藝術傳承基地。這不僅是一次藝術的巡禮,也是對荀派藝術精髓的一次深度挖掘與傳播,更是對荀學藝術精神的傳承與探索。讓我們共同以荀慧生先生為榜樣,以敬畏之心守護傳統,以開拓之志擁抱未來,為中國戲曲的繁榮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