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二日,重慶金開愛琴海購物中心滑冰場,市民正在滑冰。首席記者 龍帆 實習生 王逍楊 攝視覺重慶
7月13日11時10分,重慶市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未來幾天我市持續晴熱高溫天氣。記者發現,高溫“炙烤”下,重慶消費市場正被“熱浪”重構,催生出一系列消費新產品、新場景、新模式。
新產品
夏日降溫“神器”走俏市場
“連續兩年夏天我家都囤了冰杯,兌飲料或者直接吃都非常解暑。”7月12日,記者在新光天地附近的一家便利店看到,市民陳女士一口氣買了十盒冰杯。
所謂冰杯,即一次性帶蓋密封塑料杯,里面裝滿了可食用冰塊或冰球,撕開密封即可使用。“店內純凈水冰杯銷售最好,且購買者多為年輕人。”便利店一位店員告訴記者,冰杯價格大多在3元左右,入夏以來,銷量節節攀升。
今年夏天,可循環冰塊也迎來消費大熱。記者在拼多多看到,熱銷榜前三的可循環冰塊月銷量都超過了1萬單,單品價格普遍在2元左右。
涼感噴霧、便攜式噴霧風扇等降溫“神器”也迎來了消費熱潮。7月12日,記者在位于南岸區的一家名創優品店看到,店內顯眼位置擺滿了涼感噴霧、冷感濕巾等產品。“涼感噴霧價格15元/瓶,柑橘味的冷感噴霧目前已經賣斷貨了。”該店店員介紹。
今夏,“全副武裝”式防曬成為熱潮,推動防曬消費走熱。防曬面罩、防曬衣、防曬帽等成為許多重慶市民夏日出門三件套。在小紅書上,“防曬衣”話題有著高達16.7億次的瀏覽量。
記者走訪重慶多家商超看到,防曬外套、防曬面罩、防曬套袖等產品一應俱全。銷售人員介紹,如今男性對于防曬的需求明顯變高。
新場景
防空洞、滑雪場解鎖避暑新體驗
7月13日下午2點,位于沙坪壩區的“洞艦1號”景區前,前來參觀體驗的游客絡繹不絕,這座全國首創配備地心載人電梯的科幻主題景區,憑借360度沉浸式環幕與恒溫25℃的涼爽環境,成為都市潮玩新地標。
“太震撼了!外面36℃,洞內像開了天然空調。”剛體驗完“星際逃生”的大學生劉航興奮地說。景區運營總監透露,隨著天氣溫度持續走高,游客量正逐漸攀升。
如今,防空洞的活化利用正在全市鋪開。據不完全統計,重慶現存1000余個防空洞,總面積超百萬平方米。如軍哥書屋防空洞店以老路牌、舊校徽構筑時光隧道,吸引外國游客駐足;“地下之城”文商旅項目,18個防空洞組成的4萬平方米地下空間集群,通過老火鍋、背簍菜市等本土消費場景吸引游客。
而在沙坪壩區熱雪奇跡室內滑雪場,初級賽道排起了隊。“今年夏天來滑雪的比往年多很多。”一位教練告訴記者。美團數據顯示,7月前兩周“室內滑雪場”搜索量增長161%,滑雪訂單環比上漲25%。
從地下防空洞到反季滑雪,重慶正以空間創新激活夏日消費,將地理特質轉化為經濟優勢,為城市避暑經濟注入鮮活生命力。
新模式
上門服務、即時零售訂單大增
隨著氣溫升高,越來越多市民選擇“花錢買便利”,這助推了“上門服務”類訂單快速增長。
從事空調維修清洗五年多的李師傅介紹,今年從6月初開始,上門清洗空調的訂單就明顯增長,現在則是最忙的時候,每天幾乎從8點開始入戶,有時忙到晚上快10點才能收工。
某生活平臺數據顯示,自進入夏季,保潔、除菌和家電清洗類服務同比“暴漲”300%。其中,消費者以年輕一代為主。上門做飯的咨詢量也大幅上漲。“主要是暑期到了,放假在家的學生增多,叫人上門做飯成了不少雙職工家庭的選擇。”某生活服務平臺重慶負責人介紹。
除了上門服務,即時零售作為一種新商業模式,也在今年夏天展現出強勁動力。“家里的老空調該換了,我在網上閃購下單,下午3點付的錢,當天晚上7點過就上門安裝好了,又快又省事!”7月11日,重慶市民陳安然說。
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今年6月以來,重慶地區空調成交額同比增長超30倍,“空調半日送裝”訂單大幅增長。(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周盈 邱小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