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廣春
夏夜的西湖邊,散步逛街的同時,還能順便辦理政務事項。7月11日,杭州西湖景區首場“政務夜市”開張,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行政服務中心將服務窗口從辦事大廳直接“搬”到了人潮涌動的西湖邊,讓市民和游客逛著西湖就了解政策、辦成“政”事。首場“政務夜市”開張2小時,政務快辦區現場指導辦理業務28項,全區域接待咨詢和體驗超1500人次。
政務夜市,是繼去年率先推出“非工作時間”預約制增值服務后,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行政服務中心再次推出的政務增值服務全新舉措,解決了不少群眾的難題。政務夜市像小吃夜市、文化夜市、人才夜市那樣,讓人體驗夜市的煙火氣和愉悅氛圍,在游逛西湖時,順便咨詢和了解政策,把“政”事變成了“易”事,真是快哉!
近年來,各地行政服務改革成效顯著,為民、利民、便企的服務,百姓看得見、聽得到,也深有體會。盡管手機“浙里辦”可以辦理不少事項,但有人不熟悉操作,心里有解不開的問題,還是希望現場咨詢辦理。正值酷暑,白天出門辦事會有諸多顧慮或不便。在此之下,政務夜市解了辦事群眾“上班沒空辦”的愁和汗流浹背的尷尬,也多了悠閑自得的愜意。市民和游客了解了行政規章、流程,清楚了社保、醫保、公積金等事項,行政部門還宣傳了商事登記、民生保障、人才服務等方面的政策,政務夜市辦成了許多事,一舉多得。
政務夜市,顯然是以小步慢跑形式創新出現的。政務難事成了政務易事,凸顯了為民、利民、便企的特色和初衷,反映了政務服務在促進和改善民生、推動和加速社會進步方面的作用。在中國這個大舞臺上,任何一次以群眾為中心,從社會需要出發,哪怕是細微的政務服務創新,事實上都因為回應了大眾關切,滿足了百姓需要,讓企業群眾少跑腿,獲得了更高的情緒價值,十分了不起,值得擊掌叫好。
從各自為政到大廳式行政服務,從鏈條式服務到政務服務“一件事一次辦”,從“數據多跑路”到“群眾少跑腿”,行政服務升級迭代,使辦事流程更加透明,行政服務更為高效,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及“臉好看、事難辦”等現象不見了,行政服務與社會發展和百姓需要的銜接更加順暢。人們大開眼界之余,也出現了行政服務已經夠好,無須再改進、優化的觀點。政務夜市,是對這一觀點的正面回答,對行政服務創新也具有新的啟發。
縱觀行政服務改革進程,伴隨每次服務升級,在獲得認可和肯定的同時,也會有新的遺憾和期待。相關方面及時收集信息,在縝密研究基礎上,多次改進和優化行政服務,順應公眾需求與期待,公眾又不斷提出新的希望……這樣的互動模式,是行政服務無止境的生動注釋。通過這樣的磨合和進步,官民關系融洽了,社會需求滿足了,行政服務主體的觀念、意識及其責任感、使命感也隨之提升了,行政效能和機關作風也難能可貴地改善了。
本版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