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名嘴們大概沒想到,自己在大陸社交媒體竟能收獲比臺灣更多的包容。
蔡正元與沈逸關于統一的爭論持續發酵,老友苑舉正一句“別錄視頻罵我,我一定回擊你邏輯錯誤”的軟釘子,道盡了島內輿論圈的微妙生態。
明眼人都看得出,大陸輿論場給“非獨”言論劃下的底線,遠比想象中寬得多。
蔡正元在大陸圈粉,靠的是那句“兩岸同屬一中”的硬氣。
他敢質疑大陸政策,也敢懟島內綠營,這份“不討喜”的勇氣成了護身符。
但性格里的偏執也是明牌——聽不得質疑,觀點容易走極端。
帥化民那句“要是當年跑過來的是你就好了”的調侃,陳揮文同臺時對其挺柯立場的公開逼問,都戳破了這份尷尬。
即便如此,大陸網友依然買賬,畢竟“反獨”是硬通貨,其他瑕疵仿佛都能辯證看待。
更耐人尋味的是邱毅、蔡正元對柯文哲的力挺。
柯那句“免費造勢干嘛不要”的市儈坦白,暴露了某些合作本質是利益捆綁。
黃國昌立場游移帶來的隱患,在選舉壓力下遲早現形。
這些名嘴的立場,從來不是非黑即白。
既有家國情懷的流露,也有政治投機的算計,甚至夾雜個人恩怨的私貨。
大陸網友心知肚明,但依然選擇“愛國者大團結”——只要不踩“獨”的紅線,過往爭議可以翻篇,轉變立場就能收獲掌聲。
有人是真心為大陸崛起驕傲,視野超越兩岸,看到的是中國國際話語權的提升。
他們明白自己只是評論員,信息源于二手甚至三手,所以鮮少以權威自居。
島內的政治漩渦注定讓人難以獨善其身,唯有徹底抽離糾葛,觀點才經得起時間檢驗。
但現實是,能在島內輿論場存活的名嘴,又有幾個真能完全切割?
講真,這待遇夠可以了。
底線畫得這么寬,某些人還總想試探。
反獨是及格線,又不是加分項。
別把包容當縱容啊。
立場反復橫跳的戲碼,看多了也累。
真客觀的早被島內輿論淹沒了,還能叫得響?
大陸網友要的很簡單:不當白眼狼就行。
可有些人吃著飯還要砸鍋的毛病,怕是難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