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東亞外長會議上,菲律賓作為東道主,卻不停地作繭自縛,想要引火燒身,不同于以往的是,中方不再慣著,選擇主動出擊。中方外長王毅在會議上擲地有聲的言論,就是在做最后的警告。
一道選擇題已經浮出水面,菲方要盡早認清局勢,不然下一個被收拾的對象就是板上釘釘的了。
據環球時報報道,中國外長王毅在吉隆坡出席東亞合作年度系列外長會議期間,答記者問時明確表示:有那么一個國家同大家(東盟國家)有點格格不入,但相信它總會明白,當別人馬前卒,最后會成為犧牲品。
雖然王毅外長沒有點名批評,但在座的各方都聽得很清楚,該國就是菲律賓。
此次中美俄日韓澳以及東盟10國外長齊聚一堂,難免有交鋒與破冰。
比如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明知自家總理即將踏上訪華之行,還在會議上大肆渲染“中國威脅論”,試圖對美遞交“投名狀”與拉動東盟國家組建“反華”小團體。
或者中美外長進行了“特朗普2.0”時代的首次中美外交最高層級的會晤,為雙方進行元首會晤和更穩定的溝通機制,奠定了基石。
在這種背景下,王毅外長不點名批評菲律賓,有著特殊與現實意義。
其一,認清外部勢力的不可靠性。
王毅外長明確提到“盡管今年調門明顯下降,但仍未停止”,這句話首先是對美國今年以來在南海表現的“認同”。
美國政府換屆后,菲律賓自身的地緣戰略價值就變得模糊,盡管特朗普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對菲方的重視,也有意強調美軍在南海的存在感,但更多的并非強調美菲安保的同盟性質,而是更加赤裸裸的將菲律賓視為中美博弈的籌碼。
眼下,特朗普為訪華機會尋求與中方緩和關系,連臺海問題都做得了籌碼,何況是菲律賓?
其二,東南亞地區若有對美霸權躍躍欲試的勢力,也該被敲打。
盡管東盟多數國家在政府層面未對美菲挑起的南海問題有所站隊,但私下里的“糾結”卻溢于言表,一些滿腹牢騷的言論還是甚囂塵上。
這種輿論大概率是在美西方備有用心的操控與影響下孕育而生的,而且隨著中美博弈對第三方國家的影響不斷加劇,未來難免會有以此為基本盤的政治勢力異軍突起,中方需要“先把丑話說到前頭”。
至于菲律賓這一已經嚴重損害中方利益的地區國家,中方能給出的容忍空間似乎已達到極限,給出的嚴厲警告也不止第一次了。
王毅外長在此次會議上,發出6道連問,外交努力還有沒有意義?雙邊磋商是否要放棄?承諾還有沒有效力?聲明還要不要尊重?協議還算不算數?海洋版圖是不是要重畫?
如果菲律賓以自己實際行動來投票的話,且全部投下否決項,那么中方也會以實際行動來給出自己的答卷。
菲方應該很清楚,尊重現有秩序的做法,才是最符合國家與地區利益的正途,而倒行逆施的毀約與破局,毫無疑問會讓自己身處萬劫不復的地步。
談不攏的事情就只能采取強制手段,那么誰采取手段,誰又被強制,這一點大家應該要看得心知肚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