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學者高志凱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建議:邀請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日本首相石破茂,參加今年9月3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抗戰勝利80周年大閱兵。這倆人,能來嗎?來了,又意味著啥?
“9·3”對咱意味著什么?那是刻在骨頭里的記憶!那是先輩們用血肉筑起長城的見證,是中華民族從屈辱走向新生的起點。
對美國而言,那是太平洋戰場上與中國并肩作戰的“飛虎隊”情誼;對日本,則是必須直面的侵略者身份與戰敗的歷史鐵案。
特朗普:風光無限的“生意人”,能懂咱的這份心嗎?(利益>場面)
請特朗普這位“大老板”總統來,咱心里明白得很:他看重的恐怕不是歷史的厚重,而是天安門城樓那舉世矚目的聚光燈。就像他當年突然跑去見金正恩一樣,他好這口“大場面”。
中美之間,有過改革開放初期的蜜月時光,有過尼克松、里根總統訪華時的盛況。但特朗普不是他們,他腦袋里轉的是“買賣” ——“我來給你捧場,你總得在貿易戰上給我點甜頭吧?” 芯片、關稅、市場準入,這些才是他眼里的“硬通貨”。
不過,2025年的形勢也讓他犯難:
普京要來!這位老朋友確認出席。可特朗普現在和普京鬧得挺僵(因為烏克蘭的事兒),他要是來了和普京同框,美國國內那些反俄的唾沫星子能把他淹死。
貿易戰正打得白熱化!他剛給十幾個國家(包括日本、韓國)發了“最后通牒”,8月1號要加關稅。這個節骨眼上,他要是跑到北京來看閱兵,國內那些等著他“沖鋒陷陣”的選民怎么看?后院可能起火。
“空手”來華?中美貿易談判還在僵著,要是9月前談不出個像樣結果,他這趟“風光之旅”就可能變成美國國內的笑柄——“總統跑去給人‘站臺’,啥也沒撈著?”
所以啊,白宮那邊放出風說“可能10月來”,更像是在打馬虎眼。對我們來說,邀請他是給歷史一個交代,是重溫那段并肩抗日的歲月。但他若真帶著算計來,這份歷史的莊重,他未必接得住。
石破茂:困在歷史夾縫里,這一步他敢邁嗎?(不敢)
說到請日本首相石破茂,咱們心情就更復雜了。這無異于讓他站到當年被日本侵略國家的“勝利臺”上,直面那段沾滿我們同胞鮮血的歷史。日本國內的右翼勢力會像被捅了馬蜂窩一樣炸開,罵他是去“下跪”、“認罪”。他那本就搖搖欲墜的首相位子(支持率不高),可能就真的坐不住了。中國人,誰家沒聽過老人講“鬼子進村”的故事?誰心里沒這道歷史的傷疤?
更諷刺的是,把他逼到墻角的,恰恰是他的“鐵桿盟友”美國:
美國鐮刀割向日本命脈!特朗普對日本汽車狠加25%關稅(這可是日本經濟的頂梁柱!),幾輪談判都談崩了,還被特朗普罵成“被寵壞的孩子”。這時間點還卡在日本參議院選舉前,簡直是往他傷口上撒鹽。
中國的“雪中炭” vs 美國的“背后刀”!就在美國舉刀時,中國6月底宣布有條件恢復日本部分水產品進口(福島等重災區除外)。這對陷入困境的日本漁業是實打實的幫助。日本官員都承認這是“重大進展”。這一冷一熱,誰是真朋友,誰是假仁義?
石破茂現在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他需要中國市場和緩和關系來救命(日本欠了一屁股債),又不敢得罪美國,還放不下那點歷史包袱。
嘴上說著“中日關系重要”,背地里又跟著美國搞軍演,喊“中國威脅”。這種“兩面三刀”,咱中國人一眼就能看穿——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沒有刻骨銘心的反省,哪來真正的和解?
發請柬,就是得分!
高!高志凱這招,高就高在,人來不來,咱中國都已經贏了理、占了勢!
1. 歷史正名,告慰英靈:在西方總愛淡化中國戰場貢獻的今天,這張請柬就是最響亮的宣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在中國!太行山烽火、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的號角,和諾曼底登陸一樣,都是砸碎法西斯枷鎖的重錘!邀請當年的盟國和戰敗國首腦,就是要讓全世界,尤其是年輕一代,記住這段不容歪曲的歷史。
2. 道理在手,天下我有:中方大大方方邀請,特別是邀請日本首相來直面歷史,這份胸襟和氣度就贏了。球踢給日本:你敢不敢接?愿不愿認?他們要是縮了、拒了,恰恰暴露了其對待歷史問題的虛偽和怯懦。
3. 看清朋友,分化對手:美國對日本掄起關稅大棒,中國卻伸出合作橄欖枝(哪怕是有條件的)。這鮮明的對比,能不觸動日本社會?能不讓他們想想“唯美國馬首是瞻”值不值?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喊出“中日韓聯合抗美”,雖然激進,但也反映了部分日本有識之士的反思。這步棋,下的是長遠。
4. 凝聚人心,薪火相傳:提出邀請本身,就能讓全社會,尤其是年輕一代,再次聚焦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戰史。天安門廣場的閱兵,是國力強盛的展示,更是民族精神的傳承。只有銘記歷史,才能讓子孫后代永葆自強不息的精神。
長安街上的“空位”,也是歷史的回響
2025年的這張閱兵請柬,分量太重。它是對特朗普和石破茂的考題,更是對歷史與未來的深沉凝望。
當特朗普在生意經和聚光燈間權衡,當石破茂在盟友鐮刀與歷史枷鎖下掙扎,咱應該明白:來或不來,歷史的審判臺就在那里。
想想普京確認出席的身影,想想當年并肩作戰的情誼;再想想那兩張可能空著的座位——那空位,無聲訴說著回避者的膽怯,更映襯出直面者的擔當!
80年彈指一揮間,硝煙散盡,英魂猶在。這張請柬,是告慰,是提醒,更是面向未來的宣言:歷史的傷疤不容粉飾,和平的道路需要共同鋪就。
無論他們作何選擇,中國都將堅定地守護記憶,走向未來。因為,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
大家怎么看,歡迎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