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經意的街拍,一場全民參與的造星運動,折射出顏值經濟時代的光怪陸離與未成年人保護的沉重命題。
7月的南陽府衙小吃街,一個平凡的周末午后,15歲女孩七七(化名)在人群中穿梭。她并不知道,她已經闖入了街頭攝影師“小閆影像館”“史真香”的鏡頭。
未施粉黛的面容,高挑的身材,在隨意的街頭背景中顯得格外清新脫俗。
這段不到一分鐘的視頻在抖音平臺迅速發酵,獲贊超過14萬次,話題熱度如野火般蔓延。網友驚嘆于她“優越的骨相”和“神顏”,紛紛評價她為“張柏芝與楊穎的混合體”“兼具周迅的靈氣感”。
更戲劇性的是,網友們迅速找到七七母親的抖音賬號,集體涌入評論區@知名制片人于正:“快來看這個妹妹適合拍戲!”
01 一場全民參與的造星狂歡
事件的發酵速度令人咋舌。被網友“喊話”的于正在當天就現身評論區回應:“看到了,私信發不了,不知道怎么聯系。”女孩母親的反應同樣迅速,立即回復:“已回關您了。”
短短24小時內,素不相識的街頭少女與娛樂圈大腕完成了“隔空對接”。網友調侃道:“于正選角雷達比狗仔還靈敏”,“死丫頭搶人從不手軟。”
這場意外的走紅,恰逢內娛“淡顏系”審美的回潮期。從早年周迅、張柏芝到近年周也、王圣迪,市場對“天然去雕飾”的少女面龐始終保持著特殊偏愛。
七七的出現完美契合了這一審美趨勢。攝影師鏡頭下的她未施粉黛,在路燈下展現出清純自然的氣質,被網友稱為“淡顏系天花板”。
更有趣的是,網友自發開展“明星連連看”游戲:有人認為她神似巔峰時期的張柏芝,有人從她臉上看到周迅的靈氣,還有人覺得她兼具楊穎的精致和梁洛施的英氣。
02 顏值經濟的產業鏈與利益鏈
隨著事件發酵,一個完整的商業鏈條正在快速形成。于正所在的歡娛影視近年來力推新人計劃,急需新鮮面孔充實藝人儲備;各大品牌方敏銳捕捉到七七的“帶貨潛力”,已有母嬰、校服、青少年用品等類目的廣告邀約流出。
七七母親透露女兒“從小學習藝術類課程”,這一信息暗示著家庭對進入演藝圈持開放態度。在部分網友看來,這似乎預示著“素人變明星”的標準劇本:網絡走紅→經紀公司簽約→專業培訓→影視出道→商業變現。
于正本人正在籌備新劇《金吾不禁》,公開表示正在尋找新人,并已為新人爭取到三家頂級品牌代言資源。這一時機巧合讓不少網友猜測,七七可能成為于正力捧的下一個新星。
每個參與者都在這場狂歡中各取所需:網友獲得“伯樂”的參與感;經紀公司收獲免費宣傳;平臺增加用戶活躍度;品牌方蹭到流量紅利。而處于風暴中心的15歲少女七七,其真實意愿在喧囂中幾乎無人問津。
然而網友@橘子秋語的評論點破了這場狂歡的核心矛盾:“漂亮妹妹的‘好未來’不該被流量裹挾,而需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后,一步步踩實走。” 當流量與純真相撞時,是成全一個夢想,還是將其摧毀?
娛樂圈不缺美人,缺的是清醒的造星者與不忘初心的追夢人。當圍觀人群散去,南陽街頭的清風依舊,留給我們的思考不應停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