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14日訊(編輯 黃君芝)在經歷了一周的貿易摩擦、股市屢創新高以及人工智能寵兒英偉達估值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之后,華爾街仍在圍繞美聯儲的下一步行動展開激烈辯論。
雖然高盛等一些華爾街投行已經開始預測,美聯儲將在9月份議息會議上降息。但另有一些公司警告稱,關稅和揮之不去的通脹風險可能迫使美聯儲推遲到今年晚些時候才降息,甚至可能是明年。
高盛最近將其對下一次降息的預測從之前的12月提前至9月。該行目前預計將在9月、10月和12月分別降息25個基點。高盛表示,關稅影響弱于預期,勞動力市場走軟是這一轉變背后的關鍵驅動因素。
觀望派
這一預測似乎引起了一些共鳴,但9月份降息仍然并非“板上釘釘”之事。
當被問及美聯儲的降息路徑時,TIAA財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Neel Mukherjee表示:“這是一個價值百萬美元的問題。通脹仍未受到這些關稅的影響,這讓很多人感到驚訝……但美聯儲仍將繼續關注通脹,因為他們擔心商品通脹。而且這可能會加速上漲。”
ClearBridge Investments的經濟和市場策略主管Jeff Schulze則說,他預計美聯儲將把降息一事推遲到今年晚些時候。
“美聯儲袖手旁觀的時間可能會比目前市場預期的要長。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那些沒有太多資金來抵消關稅壓力的公司,可能會在這種環境下繼續苦苦掙扎。”
盈透證券首席策略師史Steve Sosnick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他認為通脹前景仍然過于不明朗,尤其是在關稅不斷變化的情況下。
“我們無法知道(關稅將如何被納入考量),因為數據一直在變化。不確定性太多,美聯儲無法真正采取行動。”他說。
甚至美聯儲內部也似乎存在分歧。6月份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委員會內部意見不一,“大多數”官員支持今年至少降息一次,而“幾位”官員則表示他們愿意最早在7月采取行動。其他官員則傾向于在年底前維持利率不變。
芝加哥聯儲主席奧斯坦·古爾斯比(Austan Goolsbee)上周五還警告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的新關稅進一步擾亂了通脹前景,這使得他更難支持特朗普所要求的降息。值得一提的是,自6月會議以來,古爾斯比是支持盡早降息(7月)的首批官員之一,與美聯儲理事沃勒和鮑曼觀點一致。
關稅影響有限派
而另一方面,特朗普仍在不斷施壓,要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立即降息,以減輕消費者的負擔。
美國投行Piper Sandler的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Kantrowitz認為,盡管特朗普呼吁大幅降息可能是極端的,但更廣泛的信息——當前政策對許多美國人來說仍然過于嚴格,是有壓力的。
Kantrowitz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整體經濟和市場正日益反映最大企業和最富有消費者的狀況,但這并不意味著降息是沒有理由的。”
他補充稱,2022年通脹沖擊留下的傷疤讓政策制定者過于謹慎。
“這是最好的近因偏見。我們不再處于新冠疫情的背景下,關稅作為類似于2022年經歷的通脹風險被夸大了。關稅是一種(影響)有限的稅收,可能導致需求破壞、替代和價格上漲,而不是廣泛的通貨膨脹。”他寫道。
Kantrowitz指出,疲軟的住房市場是美聯儲應該采取行動的一個關鍵原因:“從歷史上看,美國經濟的每一次全面改善都始于住房市場的改善,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看到更低的利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