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睿捷;通訊員:王敏 張全錄)“走了26年治療彎路,如今總算回到了正途,找到了真兇。”昨天,即將從武漢市肺科醫院康復出院的41歲男子柳先生感慨萬千。26年前,他被多家醫院診斷為“肺結核”,之后,無論他如何努力治療,病情卻始終反反復復,甚至咳血不止。今年6月,首次來武漢市肺科醫院就被查明,他壓根就沒感染結核,而是患上了變異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據此治療,病情迅速好轉。柳先生對醫生感慨,一開始就遇見你,該多好,人生或許大不同。
接診柳先生時,翻閱他26年來的就診、檢查、治療資料后,武漢市肺科醫院副院長、全國道德模范杜榮輝驚詫不已。柳先生從1999年開始治療結核,且多次進行的都是9個月或是18個月的充足療程的治療,最近的治療記錄是2025年,也是進行了6個月的規范的抗結核治療。療程充足,結核病卻依舊反反復復。杜榮輝有了充足的理由相信,柳先生的治療方向肯定有問題。
隨后,杜榮輝對柳先生的CT片進行了認真的閱片,很快她就發現了端倪。
杜榮輝介紹:“這些CT影像,粗看上去,確實與結核病灶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仔細研究不難發現其區別于結核病的特殊之處,比如出現擴張的支氣管都集中在肺的中央,也被稱為中央型支擴。再看病灶影像,沿支氣管伸展,呈現出手套狀,專業上叫手套征,或者牙膏征。這種情況,明顯是的支氣管堵塞后,后端塞滿鼻涕狀的一些黏液栓。”
分析到此,杜榮輝說,這種影像,讓她很很容易想到一種疾病——ABPA綜合征(即,變異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不過,患這種疾病的患者,一般都有哮喘或囊性纖維化基礎,并在此基礎上對吸入曲霉菌過敏所致。而巧合的是,柳先生也恰巧存在哮喘基礎。
最終,在多重檢查證據的相互印證下,柳先生被確診為ABPA綜合征(變異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據此治療半個月后,昨天,柳先生康復出院。
柳先生說,從少年到中年,26年苦戰結核,卻發現,搞錯了敵人,不但肺被破壞的千瘡百孔,也因此錯過了青春,錯過了婚姻,錯過了人生的很多很多。他感慨:如果首次就診就遇到杜榮輝醫生,也許人生會有大不同。
杜榮輝說,變異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在影像上,很容易與結核混淆。但“哮喘基礎+中央型支擴+手套征影像”特點,足以暴露它 真面目。有哮喘基礎的患者,如果肺上疾病久治不愈,要及時排查是否是疊加了曲霉菌感染而形成此病。
杜榮輝正在查看一名患者的CT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