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有人把香港身份落戶政策規定一次說清楚了,5種主流途徑盤點!
最新消息!香港將在2025年9月提前公布最新的《施政報告》,這一調整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香港人才政策變革的廣泛關注。
這一時間變化可能預示著香港人才引進策略將進行深度調整,或意味著人才政策調整的步伐也會加快。
6月初,李家超表示,自2022年底《施政報告》至2025年4月底,香港人才簽證共收到47萬宗申請,已批出31萬宗,21萬人才抵港,這顯示了香港人才政策的吸引力,但也預示著政策收緊的信號。
①申請門檻提高:近一年來,人才申請審核標準悄然抬高。2024年11月優才計劃升級后,符合資格的人才變得稀少,今年第一季度獲甄選量同比暴跌67%。
②續簽要求嚴格:高才通計劃不斷調整,如2025年5月A類申請新增公司收入限制,續簽時,申請人需真實在港工作或創業,入境處將嚴格核查資料,甚至實地檢查,防止弄虛作假。
③政策持續收緊:2024年11月,多項計劃修改《指南》細則,打擊投機性續簽行為。
綜上,2025年《施政報告》可能進一步收緊人才政策,追求“高質量移民”,香港身份的紅利期或已接近尾聲,尚未申請者需抓緊機會,已獲身份者應提前準備續簽。
一、香港身份移民落戶最新政策
2025年,香港身份移民政策迎來了一系列重要調整,旨在吸引更多高學歷、高收入及行業緊缺型人才,同時強化對“實際貢獻”和“在港穩定性”的審核。以下是各項政策的具體變化:
1、香港優才計劃新政策
●計分制度調整:取消原有的逐項打分模式,改為基于12項評核準則的評估體系。申請人需滿足年齡、學歷、語言能力、工作經驗、收入、業務擁有情況等12項中的至少6項,方可遞交申請。
●審批流程優化:審批時間預計從平均9個月縮短至3-6個月。
●新增主動邀請機制:香港入境處可主動邀請符合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的頂尖人才申請該計劃。
●人才清單更新:2025年2月18日,港府新一輪人才清單完成更新,新增9項專業,擴展至60項專業,3月1日起生效。
2、香港高才通計劃新政策
●合資格大學名單擴增:從最初的185所增加至199所,新增的內地院校包括中國科學院大學等。
●簽證期限延長:A類申請人的首個簽證期限從2年延長至3年,續簽模式變更為“3+3+2”。
●續簽期限優化:續簽窗口期從前4星期擴大至簽證到期前3個月。
3、香港專才計劃新政策
●新增渠道:吸引年輕及具經驗而人力極短缺的指定技術工種專才來港,將設置配額限制。
●配額限制:針對特定技術行業設置專門配額,著重強調申請人必須具備對應專業技能。
4、香港留學進修計劃新政策
●適用范圍擴大:至2026年底,持有香港大學大灣區校園全日制學士及以上學位的畢業生,可直接申請2年的IANG簽證赴港發展,并可通過工作或創業續簽,直至申請永居。
5、新資本投資入境計劃新政策
●投資范圍放寬:允許投資5000萬港元以上住宅,計入上限1000萬港元。
●投資組合調整:金融資產需2700萬港元(股票、債券、基金等),創新科技組合需300萬港元。
2025年香港身份移民政策總體呈現出“寬進嚴出”的特點,旨在吸引更多高學歷、高收入及行業緊缺型人才。
政策調整后,申請條件更加明確,審批流程更加高效,續簽要求更加嚴格,對于有意向申請香港身份的人士來說,建議盡早規劃,抓住當前的政策窗口期。
香港身份綜合評估地址:
https://www.galaxyoversea.com/detail/1?pla=e-zh-zj&spreadword=7142
二、香港身份申請的5種途徑及條件
香港人才引進計劃比較主流的途徑包含了:香港優才、高才通、專才、留學和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等5種途徑,不同的申請方式其條件也不同,下面埃文給大家盤點一番。
1、香港優才計劃申請條件
香港優才計劃的申請條件包含了:基本資格和計分制兩個部分,大多數申請人選擇的是綜合計分制方式申請。
①基本資格(需全部符合要求)
年齡:申請人提交申請時,年齡必須為18歲或以上。
財政要求:申請人必須證明能獨立負擔其本人及受養人(如有)居港期間的生活和住宿開支,不需依賴公共援助。
良好品格:申請人不得有任何在香港或其他地方的刑事罪行記錄或不良入境記錄。
基本學歷:申請人必須具備良好學歷,一般要求為具備由認可大學或高等教育院校頒授的大學學位。在特殊情況下,能附以證明文件的良好技術資格、經證明的專業能力及/或經驗及成就亦可獲考慮。
②計分制(任選其一)
申請人需選擇以下兩種計分制度中的一種進行評估:
①綜合計分制:
新的評核問卷涵蓋六個范疇,包含12項標準,通過年齡、學歷、語文能力、工作經驗、全年收入和業務所有權來綜合評估,最低符合6項即可申請。
②成就計分制:
適合具有突出才能或技術、并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士,要求極高。申請人需符合以下評核準則其中的一項:
申請人曾獲得杰出成就獎(例如奧運獎牌、諾貝爾獎、國家/國際獎項)。
申請人可以證明其工作得到同業肯定,或對其界別的發展有重大貢獻(例如有關行業的終生成就獎)。
2、香港高才通計劃申請條件
香港高才通計劃的申請條件比較簡潔明了,主要面向高收入和百強名校畢業生人群,分為A/B/C三類條件,只要滿足一項即可申請。
①高才通A類申請條件
??收入要求:申請人在緊接申請前一年的全年應課稅收入需達到港幣250萬元或以上。收入包括工資、津貼、股票期權、公司利潤等,但不包括個人投資收益(如炒股、基金等)。
??公司利潤要求:如果以公司利潤申報,申請人需在遞交申請前的整個評稅年度持續持有相關公司50%以上的股份。
??無學歷限制:A類申請不設特定學歷門檻,只要收入達標即可申請。
②高才通B類申請條件
??學歷要求:申請人需獲得全球百強大學的學士學位。這些大學名單參考泰晤士高等教育、QS、U.S. News、軟科世界大學排名近五年的榜單,目前涵蓋全球199所頂尖院校。
??工作經驗:在過去五年內累積至少三年的工作經驗,需提供勞動合同、社保記錄、推薦信等證明材料。
③高才通C類申請條件
??學歷要求:申請人需獲得全球百強大學的學士學位。
??工作經驗:在過去五年內工作經驗少于三年,包括應屆畢業生或無經驗者亦可申請。
??配額限制:C類申請每年限額10,000人,采用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
香港高才通計劃B/C類符合資格大學名單共計199所名單如下:
3、香港專才計劃申請條件
香港專才計劃的申請前提是必須有香港雇主聘任或者有自己的公司,詳細申請條件如下:
①申請人基本條件
●年齡:申請人需年滿18周歲。
●學歷:通常需持有本科學士學位或相關專業資格證書。特殊情況下,大專學歷或良好的專業資格證書也可被接受。
●品格:申請人需品行良好,無犯罪記錄,且在入境方面無不良記錄。
●工作聘用:申請人需獲得香港公司提供的全職工作,且該職位要求應與申請人的學歷或工作經驗相匹配。
②香港雇主公司條件
●公司成立時間:一般要求公司成立滿一年。若公司投資金額較大、屬于高新技術產業,或能證明對香港有重大貢獻,初創公司也有機會申請。
●實際運營:公司需在香港有實際辦公地點,至少雇傭3名本地員工,為員工連續繳納6個月強積金,且年營業額不低于300萬港幣。
●職位空缺證明:雇主需證明該職位在香港本地難以招聘到合適人員,如果招聘的人才屬于香港人才清單中的專業人才,或招聘職位年薪達到200萬港幣以上,申請時無需提供職位空缺證明,可直接申請。
4、香港留學進修計劃申請條件
香港留學進修計劃除了個人條件要滿足之外,還要符合香港各大高校的招生條件,分為兩個部分,詳細條件如下:
①個人基本條件
●年齡:申請人需年滿18周歲。
●品格:申請人需無犯罪記錄及不良入境記錄。
●學歷:通常要求申請人擁有本科學位。如果本科無學位,需有不少于10年的高管工作經驗。
●語言能力:需具備良好的中英文能力。部分中文授課專業對英語能力無硬性要求,但英文授課專業通常要求雅思6.0-6.5分或以上、托福79分或以上,部分專業也接受大學英語六級成績(一般要求450分以上)。
●經濟能力:申請人需證明有能力自行承擔本人及家屬在港期間的生活費用,需提供穩定的經濟支持來源證明,如申請人本人、家長或監護人的定期收入證明、銀行儲蓄證明等。
②香港學校的招生條件
●學術背景:對于香港八大(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的申請者,通常要求985/211院校的畢業生,GPA、語言成績等要求較高。
●語言要求:一般要求雅思總分6.5(單項不低于6分),部分專業也接受CTE-6成績,但建議優先使用雅思/托福/PTE成績。
●面試:部分專業需要進行面試,尤其是香港大學的大多數專業都要求面試。
●其他要求:例如香港前三的商科專業通常要求GMAT/GRE成績,對于非985/211院校的申請者,建議均分達到88以上
5、香港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條件
●年齡要求:申請人必須年滿18周歲。
●國籍與身份:計劃適用于外國國民、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臺灣華籍居民,以及已取得外國永久性居民身份的中國籍人士。
●凈資產要求:申請人需證明在提出凈資產審查申請前六個月的整段期間內,一直絕對實益擁有市值不少于港幣3000萬元的凈資產或凈資本。在申請人與家庭成員共同擁有的凈資產中,由申請人絕對實益擁有的份額亦會獲考慮。
●投資要求:申請人需投資不少于港幣2700萬元于獲許金融資產及/或房地產,以及向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組合」投入港幣300萬元。申請人全資擁有的合資格私人公司的獲許投資資產投資也可計入申請人的合資格投資金額內。
●品格:申請人需無不良入境記錄。
●經濟能力:申請人需證明有能力為自己和受養人(如有)提供生計及住所。
2025年香港身份申請的5種途徑各有特點,申請人需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最適合的申請方式。
三、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申請方式
截至2025年,香港人才引進計劃已形成多元化體系,不同背景的人群均可找到適配途徑,以下是最適合申請香港身份的六類人群及對應方案推薦:
1、高學歷/名校背景人士
?適配計劃:優才計劃、高才通計劃。
?核心優勢:
●名校碩博(尤其STEM領域):香港優才計劃中,全球百強大學碩博學歷可直接滿足2項評核準則,STEM專業(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優先。
●頂尖本科畢業生:高才通B/C類面向全球百強大學學士(如清華、北大、復旦等23所內地名校),無工作經驗要求(C類)或僅需3年經驗(B類)。
2、高收入/企業家群體
?適配計劃:高才通A類、優才計劃、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核心優勢:
●年收入≥250萬港幣:直接選擇高才通A類,無名額限制,首簽延長至3年。
●企業主/股東:優才計劃新增“業務所有權”準則——控股非上市公司年盈利≥500萬港幣,或持上市公司≥10%股權。
●可投資資產≥3000萬港幣: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需外國永居身份),投資金融/創科基金滿7年獲永居。
3、行業技術專家/名企高管
?適配計劃:優才計劃、專才計劃。
?核心領域優先級:
●金融科技:優才“八大中心”人才清單重點領域,3年經驗可優先考慮。
●人工智能/芯片:高才通緊缺目錄行業,專才計劃配額放寬。
?申請策略:
●名企背景人士(如騰訊、阿里、中金):優才計劃中“3年名企經驗”算獨立加分項(摩根士丹利背景獲批率超85%)。
●已獲香港雇主offer者:專才計劃最快1-3個月獲批,但需綁定雇主。
4、青年群體(23-35歲)
?適配計劃:留學進修(IANG)、高才通C類。
?低成本方案:
●留學進修:一年制碩士(學費12-35萬港幣),畢業獲IANG簽證,留港工作滿7年轉永居。
?優勢:無收入/工作經驗要求,配偶及子女可同步獲身份。
?快速通道:
●應屆百強畢業生:高才通C類(年配額1萬),無工作經歷限制,1個月內獲批。
5、家庭規劃需求者
?適配計劃:優才計劃、留學進修。
●教育/醫療剛需群體:
●子女教育:香港身份可享15年免費公立教育,參加DSE考試升讀內地985院校(最低400分)或海外名校。
●稅務優化:個人所得稅封頂17%,大灣區工作享15%補貼。
?實操建議:
●家長通過優才/進修獲取身份,未滿18歲子女作為受養人同步申請。
●續簽關鍵:優才需證明在港“通常居住”(如租房合同、子女在港就讀證明)。
6、海外人才/歸國留學生
?適配計劃:高才通、優才計劃
?核心優勢:
●國際工作經驗:優才計劃中“2年海外工作經歷”算獨立加分項(需提供工作簽證+稅單)。
●語言能力:雅思7分+/六級520分+可滿足優才語言準則。
四、香港身份對子女教育規劃路線
香港身份為子女在升學方面提供了顯著的優勢,這些優勢不僅體現在香港本地,也擴展到內地和海外的升學機會。以下是詳細分析:
1、香港本地升學優勢
??優先錄取:香港八大高校(如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在招生時優先錄取本地生,港籍學生可通過“大學聯招辦法”申請大學,而非港籍生只能通過非聯招途徑申請。
??錄取名額分配:港八大的招生名額中,60%優先分配給本地生,剩余40%分配給非本地生。
??學費優惠:港籍學生在香港本地讀大學,學費約為外地生的1/3-1/4,大大減輕經濟負擔。
2、內地升學優勢
①DSE考試報考內地高校:
??港籍生可憑借DSE考試成績報考內地132所高校,包括985、211名校。
??DSE考試競爭度低,2023年最低錄取分數線為370-390分(滿分600分),遠低于內地高考分數線。
②華僑生聯考:
??考試難度低,基礎題占比60%,最低錄取分數線文科360分,理科380分。
??300多分可上一本,400分可沖刺985/211學校。
③院校獨立招生:
??香港學生可參加“兩地院校聯招”,考試形式為“3+X”,滿分600分。
??2023年最低錄取分數線為370-390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有自主招生考試。
3、海外升學優勢
??DSE考試的國際認可度:DSE成績受全球超過300所高校承認,包括劍橋、紐約大學、耶魯大學等世界名校。
??國際學校資源:香港有超過50所國際學校,提供IB等優質國際課程,為學生提供國際化的教育環境。
香港身份為子女升學帶來了多方面的優勢,無論是香港本地、內地還是海外升學,都能獲得更多機會和便利,具體選擇哪種升學路徑,需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和未來規劃來決定。
五、香港永居身份續簽模式及要求
香港不同人才引進計劃的續簽模式都不同,且續簽要求也不同,這里埃文給大家用一張圖來說明:
想要申請香港永居身份,就必須續簽滿7年之后才具備資格申請,詳細條件如下:
根據香港入境處規定,中國公民申請香港永居身份需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①在香港特區成立前后于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
②在香港特區成立前后連續通常居住滿7年的中國公民。
③在香港特區成立前后于香港以外出生的中國籍子女,其父母屬于上述第1或第2類人士。
關鍵在于證明“通常居住于香港連續7年”,但這并非要求申請人在這7年里每天都在香港,而是需滿足以下要點:
1、通常居住的含義
香港入境處明確,任何人如果合法、自愿且以定居為目的在香港居住,不論時間長短,均視為通常居住于香港。即使暫時離港,仍可被視為通常居住在香港,這表明,申請人在這7年期間可有短暫離港,而無需連續居住。
2、離港時間限制
雖然說允許離港,但申請人在任何一年內離港時間不宜超過180天。這意味著,申請人需以香港為主要居住地,保持與香港的緊密聯系。
3、連續性保持
申請人需保持與香港的聯系,維持連續居住的意圖。這可通過在香港有穩定工作、家庭或社會關系等方式體現。
4、居住證明
申請永居時,需提供住址證明、雇傭合同、學校記錄等文件,證明在香港的居住狀態。
5、“通常居住”概念解讀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曾以自身經歷為例,闡釋“通常居住”概念:即使大部分時間不在香港,只要與香港保持強聯系,仍可視為“通常居住”在香港,決定一個人是否“通常居住”在香港,需綜合考慮其工作、家庭、社會關系等多方面因素,而不僅是居住時間。
6、香港入境處審核要點
根據香港入境條例第2(6)條,入境處在審核“通常居住”時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離港的原因、期間及次數。
●是否在香港有慣常住所。
●家庭主要成員是否在香港居?。òㄅ渑技白优?。
●是否受雇于以香港為基地的公司。
●是否有合理收入維持自己和家人生活。
●是否合法、按時報稅。
這些規定為申請人提供了較大自由和靈活性,內地申請人可靈活往返內地與香港,只要能證明與香港有持續聯系,并有意將香港作為常住地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