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3日,世界女排聯賽美國站中國女排和德國隊的一場較量,打出了近兩年少見的跌宕起伏劇情,2局落后,3局連追,最終18:16決勝局逆轉,比分看著驚險,過程更是讓人一度“想關電視,但比比分更有看頭的,還是賽后趙勇的那句“我們還要總結,這場比賽贏球背后,中國女排到底贏了什么,球迷討論的不只是結果,而是過程里的種種細節和變化。
先說過程,德國隊世界排名第11,按理說不算頂級強隊,對手全主力,中國女排理論上優勢明顯,但實際場面遠沒這么簡單,前兩局中國隊一傳被爆、攔防失位,關鍵球總是被對手卡住,比分咬得死死的,球迷彈幕直接刷起了“怎么又擺爛了“這局怕是沒了的彈幕,大家都知道,中國女排有時候就是愛掉鏈子,尤其是面對壓力或者對手咬住不放的時候,情緒容易波動,現場一度安靜得讓人心里發涼。
但第三局開始,劇情突然轉向,趙勇果斷換人,董宇含、萬梓玥、王奧芊輪番登場,年輕隊員上來就是一股新氣,拼勁和活力一下把隊伍帶活了,球權分配、攻防節奏、場上氛圍一下子就變了,龔翔宇和吳夢潔關鍵時刻站了出來,幾次追分、反超、加分,現場氛圍也瞬間炸裂,不得不說,這批“新女排在處理逆風球上,比前幾年多了點狠勁,關鍵分不是像以前那樣一緊張就自亂陣腳,而是敢咬、敢沖、敢對噴,哪怕比分落后,也沒崩盤。
問題來了,這樣的逆轉到底靠的是什么,是臨場換人見效,還是球員心態進步,其實都有,但最關鍵的,還是趙勇在場邊的冷靜和清醒,他沒有在0:2落后的時候慌張甩鍋,更沒有對著球員大喊大叫,也沒搞那套“激情喊話力挽狂瀾的戲碼,而是冷靜分析局勢,該換人就換人,該調整就調整,賽后一句“回去還要總結,其實信息量很大,這不是套路話,而是發自內心的反思和要求,既給了年輕隊員肯定,也沒忘了隊伍暴露出來的問題,態度上既不自嗨也不甩鍋,這才是一個強隊教練該有的樣子。
說回比賽,中國女排這場逆轉,表面上是靠年輕球員上場后激活了全隊,實際上更深層的是團隊氣質的變化,以前打逆風球容易情緒波動,落后就亂了陣腳,這次雖然也有低迷,但臨場調整和隊員應變能力明顯提升,這種變化不是一朝一夕練出來的,更多是教練組和球隊長期磨合、心理建設的結果,尤其是在接手女排之后,趙勇很少公開指責球員,更多是鼓勵和引導,輿論場上也逐漸形成了“這支中國女排不怕輸球、但怕不總結的氛圍,這種氛圍一旦建立,隊伍的自我修復能力就起來了。
當然,贏球歸贏球,比賽暴露的問題也不少,一傳還是不穩,攔防效率低,關鍵分處理還是有點毛躁,德國隊的進攻套路其實并不復雜,但中國女排總是被對手抓住軟肋打反擊,這些短板不補,遇到真正的世界頂級隊伍還是會吃虧,球迷也不是沒見過中國女排逆轉之后的“回頭再崩盤,但這次不同的是,趙勇和隊員都很清楚問題在哪,不是靠一場勝利就把問題遮過去,這種清醒,比任何口號都重要。
有意思的是,賽后球迷討論最多的不是比分或者某個球員的發揮,而是趙勇的態度,有人說“趙勇這波采訪贏麻了,也有人感慨“終于有個會用人、會說人話的主教練了,其實這背后隱含的是中國女排近年來最需要的東西——信任和自省,教練不甩鍋,球員敢拼敢打,團隊內部形成了正循環,這才是中國女排能逆轉、敢逆轉、值得球迷信任的核心。
最后,必須承認,德國隊雖然不是世界一流,但作風頑強,場上也給中國隊制造了很大麻煩,這場球打完,球迷雖然激動,但也清楚,這只是世界女排聯賽的一場小考,真正的大考還在后頭,總決賽才是真刀真槍的硬仗,現在的中國女排還沒到可以吹的地步,但至少,這個隊伍已經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也敢于在危急時刻“點贊回懟,關鍵時刻不再擺爛,這就夠讓人期待了。
你說巧不巧,逆轉贏球的背后,一個冷靜的教練和一群敢打敢拼的年輕人,或許才是中國女排未來真正的底氣,這場勝利,贏的不只是比分,更是態度和自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