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教育數字化改革實踐”
是《中國信息技術教育》雜志
2025年關注重點之一
將展示數字化賦能區域教育
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
呈現區域在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中的
亮點舉措 特色成效 示范經驗
大連市西崗區:智慧學習者課堂的“四新”策略解析
作者:井洪義 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教師進修學校
本文介紹了大連市西崗區以智慧教育撬動課堂變革,將區域學習者課堂升級為智慧學習者課堂,以“四新”(新資源、新隊伍、新空間、新模式)為關鍵策略,推動智慧學習者課堂創新發展的實踐經驗。
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以下簡稱“西崗區”)是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和遼寧省智慧教育示范區。西崗區深入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大力開展了智慧教育的探索與實踐,并以“個性每一個”為理念,依托數字技術撬動課堂教學變革,將區域學習者課堂升級為智慧學習者課堂。
西崗區以“四新”(新資源、新隊伍、新空間、新模式)為關鍵策略(如下圖),推動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促進教育理念與模式、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創新,推進智慧學習者課堂創新發展,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創新型人才,促進西崗教育更高質量發展。
特色舉措
1.新資源賦能教育供給個性化
教學資源是開展智慧學習者課堂的基石。西崗區按照“傳統+特色”的思路,除了應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資源和構建全學科全學段同步教學資源外,還積極建設具有區域特色的優質教學資源(如下表),旨在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豐富、高效和個性化的學習環境。
(1)錄制“1-1-P”(Personalized 個性化)微課云碼集
西崗區組織骨干和名師錄制微課資源,構建了特色微課程體系。截至目前,全區已錄制948節“1-1-P”微課資源,并且將微視頻逐一制成二維碼發放給學生,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掃碼觀看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靈活性和便捷性。
(2)建設智慧作業題庫
西崗區組織骨干教師共同建設智慧作業題庫,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年級要求以及學生學情,精心設計和挑選題目錄入智慧作業題庫。目前,智慧作業題庫中已錄入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等10余個學科超過2萬道題目。這些題目涵蓋了各個知識點和能力層次,既有基礎鞏固型題目,也有拓展提升型題目,以滿足不同的學習需求。
(3)開發高階可視化資源
西崗區與技術公司合作,共同開發高階科學可視化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運用先進的圖形處理技術和虛擬仿真技術,設計制作了涵蓋多學科的3D可視化模型,如化學分子結構模型、地理地形地貌模型等,已制作完成了超過600個3D可視化模型,可以多角度旋轉和縮放,方便學生全方位觀察和理解。
2.新隊伍增強數字變革發展力
教師數字素養是推進智慧學習者課堂的關鍵。西崗區將教師數字素養和學科能力作為教師培養的“雙核要素”,著力打造“三支團隊”,全面提升教師的數字素養。
(1)SSC團隊,技術引領
基于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需求,西崗區組建了由教研員、信息化教學骨干、信息科技教師組成的信息化SSC精英團隊,其宗旨為服務(Serve)、分享(Share)和開拓(Create)。團隊以“問需”和“解需”為出發點,每月定時開展智慧教育、大數據采集與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新媒體新技術等多方面的培訓。僅2024年度就開展了近20場專題培訓,教師覆蓋率達100%,全面提升了教師智慧教育理論與智慧教學實踐能力。SSC精英團隊匯聚多人智慧精心編制了《西崗區智慧教育學習手冊》,涵蓋智慧教育理論、智慧教學實踐、最新研究成果等內容,成為區域教師人手必備的學習指導手冊,還開通了智慧教育“百家”云講堂,SSC成員、校長、教研員、教師擔任主講。目前,已開展了28期“百家”云講堂活動,近6000人次教師收看學習。
(2)領雁團隊,教研引領
成立了由教研員、科研人員和學科骨干教師組成的“領雁工作室”,工作室以專題研修為抓手,對教學全過程精心鉆研、細致打磨,成為智慧學習者課堂的先行者,發揮“雁陣效應”,引領教師開展數字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另外,研制了《西崗區智慧學習者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實現課堂“教-學-評”的一致性,為教學的評估與優化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依據;研制了《西崗區智慧教育專項課題研究指南》,引領教師在課題探索中實現專業成長與教學突破;開展了“雙線五步”數字化情境教研模式,通過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按照“目標引領—問題導向—任務驅動—精準服務—成果檢驗與推廣”五個步驟有序推進,促使研修活動更加高效、深入且富有創新性,高位引領教師開展智慧教學。
(3)教師團隊,內驅自覺
以“5個1”活動為載體,激發教師的內驅自覺,提升全體教師的數字素養。
一師一案,即每位教師制訂一份個人數字化教學提升方案,明確自身發展目標與路徑;一師一研,即每位教師參與一項區智慧教育專項課題研究,以科研推動教學實踐的創新;一師一技,即每位教師展示一項解決教學問題的新技術,在教學實踐中掌握新技術的應用;一師一例,即每位教師設計一篇經過教研組指導和打磨的《西崗區智慧學習者課堂學習指導案》,優化課堂教學設計;一師一課,即每位教師在校內展示一節智慧學習者精品課,提升數字化教學能力。
通過“5個1”活動,激發教師行動自覺,切實做到全員學習、研究與提升,實現學以致用,真正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智慧教學能力。
3.新空間打造無界學習場
(1)云上博物館和科技館
云上博物館和科技館是西崗區依托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開展的創新應用。引領學生進入“線上博物館”和“線上科技館”等欄目沉浸式開展項目式和跨學科學習,學生可以足不出戶暢游在歷史的長河中,領略文物的獨特魅力,感受人類文明的發展脈絡;學生也可以盡情探索科技館里的奇妙世界,了解最前沿的科學技術和創新成果,激發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和無限好奇。在互動體驗區,學生可以模擬考古挖掘,體驗發現寶藏的驚喜,還可以進行科學實驗,親自驗證科學原理。目前,云上博物館和科技館已成為學生們獲取知識、啟迪智慧的全新天地。
(2)智慧云課堂
智慧云課堂是西崗區著重打造的網絡學習空間。在這里,教師和學生即使身處異地,也能開展如在同一間教室的課堂教學。教師能利用視頻直播、屏幕共享生動的知識講解、展示教學資料,學生隨時可舉手提問并與他人討論,不同小組可在各自虛擬空間協作與展示成果。豐富的互動工具如觀點云、投票、搶答、小組PK等增添了課堂趣味性與參與度,教師還可通過“全班練習”“限時練”等功能精確把握學生學習進度與困難,進而調整教學策略與內容。目前,全區所有學校開展了智慧云課堂的應用,實現了泛在化教學,為教與學提供了極大便利。
(3)虛擬實驗室
虛擬實驗室是西崗區開展“科學+X”教育的一項創新應用。在這個空間里,學生仿佛置身于真實的實驗室環境中,通過先進的虛擬現實技術和模擬軟件,可以隨時進行物理、化學、生物等各種復雜、危險的實驗操作。系統會實時反饋實驗結果和數據,讓學生能夠直觀地觀察到實驗現象和規律。教師可以通過后臺實時監控學生的實驗過程,給予及時的指導和評價。目前,全區有80%的學生經常使用虛擬實驗室進行學習和探索,通過虛擬實驗室完成的實驗項目累計達到了5000余個,學生們在其中充分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和樂趣。
4.新模式塑造智慧教學新樣態
(1)探索大數據精準教學模式
教師通過對學生學習數據的全面采集和深度分析,精準定位每個學生的知識薄弱點和學習偏好。教師依據這些數據為學生量身定制個性化的學習方案,推送針對性的學習資源和練習題目,真正實現了因材施教。例如,水仙小學“三元五步”大數據精準教學模式,能讓教師精準捕捉學生薄弱知識點,開展精準化輔導;西崗中學“3+”式大數據精準教學模式,能讓學生依據學習數據反饋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開展個性化學習。
(2)推行項目式學習模式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具有挑戰性的項目主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運用多學科知識和數字技術工具來完成項目任務,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團隊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思維。項目成果通過數字化平臺進行展示和分享,激發了學生的成就感和競爭意識。例如,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學校“1+N”項目式學習模式,通過豐富多樣的拓展路徑和項目實踐,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力和創造力;實驗小學“六步導學”項目式學習模式,讓學生在有序的流程中逐步提升綜合素養,實現全面發展。
(3)應用翻轉課堂2.0模式
將傳統翻轉課堂升級為2.0 模式,教師依據學習數據精確推送學習資料,學生在課前開展個性化自主學習,課堂上則進行答疑解惑,同時借助虛擬現實等技術開展沉浸式學習體驗,切實提升課堂效率,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紅巖小學“立體化”翻轉模式,構建多維度學習路徑和資源體系促進深度學習;建設小學“智教會學”翻轉模式推動學生個性化學習與課堂深度互動,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生綜合能力。
(4)推廣“云端+本地”雙師型教學模式
借助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等優質的云端教師和線下本地教師的協同合作,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云端教師提供豐富的在線教學資源和個性化指導,本地教師則負責課堂管理和實踐教學。這種模式不僅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渠道,還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質量。例如,工人村小學“雙線混融”雙師型教學模式,讓云端的廣闊知識與本地的扎實引導緊密結合,為學生打造全新的學習體驗;石道街小學“兩化四主”雙師型教學模式,通過云端資源與本地教學的深度融合,實現了教學的高效化與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實施成效
1.學生核心素養顯著提升
通過智慧學習者課堂的實施,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有效激發,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同時,通過參與項目式學習、翻轉課堂等活動,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2.教師專業發展有效促進
通過智慧學習者課堂的實施,教師更新了教育理念,掌握了數字技術,獲得了更多優質資源。全區各所學校構建了數字技術支持下的新型教學模式,并將其常態化應用于教師的日常教學中,突破傳統,構建出了更加靈活、多樣、個性化的教育模式,促進了教學方式的深度變革,實現了教學效率的顯著提升,有力推動了教師的專業發展。自項目實施以來,30余名教師在國家、省市級教學活動中進行智慧學習者課堂教學展示,200余人次教師在各類數字化融合教學大賽中獲獎。
3.教育優質均衡有力推進
智慧學習者課堂的實施,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優質教育資源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和共享,極大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不僅縮小了學校間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差距,還為學生提供了平等的教育機會,確保了每位學生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此外,智慧教育還有效破解了教育均衡、公平發展的難題,讓每位學生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實現區域教育向更高層次優質均衡發展。
4.教育創新成果充分彰顯
西崗區智慧學習者課堂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得到廣泛認可,多次參與了智慧教育大會的經驗交流及創新成果公益博覽會,曾在多家媒體刊登了相關典型經驗和案例,多份教學案例榮獲國家級獎項,為其他地區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同時,西崗區還開展送培送教活動,將智慧教育理念和新型教學模式傳播至更多地區,切實發揮了輻射帶動作用。
結語
西崗區將繼續深化智慧教育的實踐,推進智慧學習者課堂,不斷完善“四新”策略,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需求。同時,也將加強與其他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為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本文作者:
井洪義
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教師進修學校
文章刊登于《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5年第3期
原標題:大連市西崗區智慧學習者課堂的“四新”策略解析
引用請注明參考文獻:
井洪義.大連市西崗區智慧學習者課堂的“四新”策略解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5(03):44-47.
歡迎訂閱
識別上方二維碼即可訂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