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7月9日,巴西外交部以“具有冒犯性且包含事實錯誤”為由,將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信函正式退回美國大使館。這封要求對巴西所有輸美商品征收50%關稅的信函,成了全球貿易沖突史上首個被外交退回的“關稅通牒”。特朗普的怒氣很快溢出屏幕——他公開揚言,將對所有未收到關稅信函的120多個國家統一征收15%至20%的懲罰性關稅。
盧拉的反制并非意氣用事。巴西國會今年4月通過的“商業互惠法”,成為他手中的法律盾牌。當特朗普7月9日在社交媒體叫囂加稅時,盧拉次日立即援引該法宣布:巴西將對美國進行“對等回應”,美國加多少,巴西就還多少。這一精準反制直接戳痛了特朗普的軟肋——美國在美巴貿易中長期處于順差地位,過去15年累計順差高達4100億美元,去年仍有68億美元順差。
博索納羅(資料圖)
博索納羅家族的介入,為這場貿易戰蒙上私怨陰影。這位特朗普的“老友”因涉嫌政變正接受司法調查,其滯留美國的三子愛德華多公開感謝美國對巴西加稅,甚至游說美國制裁巴西法官。特朗普在信中毫不掩飾地要求巴西“立即停止對博索納羅的政治迫害”,關稅威脅成了赤裸裸的政治干涉工具。
這場貿易沖突正在點燃全球連鎖反應。當巴西強硬退回關稅信函時,加拿大、日本等美國盟友的怒火也在積聚。特魯多政府面對35%的鋼鐵關稅威脅,公開表示“絕不妥協”;日本外相巖屋毅7月10日訪華時意外釋放友好信號,直言“應認真對待歷史”,展現出疏遠美國、靠近中國的微妙轉向。特朗普的“關稅機槍”掃射,正把盟友推向對立面。
特朗普(資料圖)
諷刺的是,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的理由在巴西面前根本站不住腳。他聲稱美巴貿易“不公平”,但美國商務部數據清晰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對巴西貨物貿易順差達6.53億美元。巴西向美國出口的牛肉、咖啡等農產品,換回的是飛機、燃料、核反應堆等高附加值產品。若貿易戰升級,美國航空業和能源巨頭將首當其沖。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暴露了霸權本質:用經濟武器推行政治干預。當巴西司法機構正常審理前總統案件時,特朗普竟將此污蔑為“對自由選舉的攻擊”,甚至威脅“若巴西報復就繼續加稅”。這種將國內法凌駕于他國主權的行徑,讓巴西副總統阿爾克明憤然回擊:“盧拉總統曾被判入獄近兩年,沒人質疑司法機構,這是我們自己的事。”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全球反彈,特朗普的“統一關稅”更像是一場政治豪賭。當120多國將集體面臨15%-20%的關稅壁壘,全球供應鏈將發生劇變。歷史數據顯示,2002年小布什對進口鋼鐵征收30%關稅后,美國損失了20萬個就業崗位。如今特朗普的賭注更大——若其他國家效仿巴西,美國每年可能損失數千億美元順差。特朗普或許忘了:推倒全球貿易的多米諾骨牌后,第一塊砸向的往往是推牌者自己的腳。
這場美巴關稅沖突揭示了單邊主義在全球化時代的脆弱性。當特朗普對120多國舉起關稅大刀時,盧拉用法律工具和經濟事實筑起了防御工事。巴西的強硬不僅保護了本國利益,更給深陷貿易困境的國家提供了反抗樣本——面對經濟霸凌,數據與法律才是真正的“硬骨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