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這場逆轉德國,說是“讓二追三都不過分,網友們賽后直接刷爆了評論區,原因很簡單——前兩局中國隊大比分落后,到了決勝局還一度4:8落后,按以往的劇本,這種局面對手心氣正盛,自己這邊心態早該崩了,誰料女排姑娘們愣是在絕境里殺出重圍,硬生生把德國隊掀翻,現場氣氛一度拉滿,網上討論更是一波接一波,但冷靜下來,問題也來了,這場逆轉到底憑的是什么,女排到底是“絕地反擊還是“自己挖坑?關鍵點在哪兒?
先說爭議,第二局中國隊直接崩盤,落后十幾分,這種分差說實話,換成別的隊伍早就心態崩潰了,網友們也開始質疑,怎么會突然拉胯,后面又能追回來,這不是擺爛是什么,但回頭看數據,陣容調整和球員狀態起伏其實早有苗頭,趙勇在這場比賽的臨場指揮成為了分水嶺,尤其是在第五局的用人——吳夢潔休息過長、換人時機卡得很微妙,實際上如果不是關鍵時刻頂住壓力、調整得當,這場球還真可能就被德國隊“乘勝追擊帶走了,網友說趙勇早就看穿了局勢,這話不算夸張。
再看球員表現,這場球新人表現格外亮眼,尤其是莊宇珊,得分王的表現讓不少球迷眼前一亮,她的高快結合、變節奏進攻打得德國隊有點懵,網前的大力快狠一度成為中國隊反擊的主線,甚至連德國女排都開始針對她布置防線,但效果有限,莊宇珊用實力證明,主攻線上中國隊真不是只有“傳統那幾位,多點開花才是逆轉的底氣,反觀德國隊,雖然前兩局氣勢如虹,但被中國隊一波波追分打懵,最后心態明顯波動,關鍵分的處理上出現了松動,這就是經驗上的差距。
副攻線這場也有話題點,年輕球員上場時間多,表現也不怯場,尤其是張籽萱,賽前不少人還在吐槽她“傳副攻不行,但比賽數據打臉了這些質疑,發球和攔防都能看到明顯提升,副攻線有活力了,整體進攻體系也順暢了不少,反倒是老將王媛媛,攔網表現還行,但其它環節確實有點跟不上節奏,網友也直言不諱,趕緊培養新生力量,中國女排“代際交替已經成了共識,誰狀態好誰上,別再死磕老套路。
再說回比賽本身,這場球的過程比結果更值得玩味,中國隊主力、替補幾乎都輪番上場,新人老將集體亮相,球員們狀態起伏很正常,但誰能在關鍵時刻頂上來才是硬道理,網友說別再分主力替補,誰有狀態誰就是主角,這種“知人善用的思路其實正是趙勇這屆教練組的風格,臨場應變、敢于用人,擺脫了以往那種“死板陣容,比賽觀賞性直接拉滿,球迷看得也過癮,哪怕是過程一波三折,勝利的含金量依然很高。
當然,不是所有問題都能靠逆轉掩蓋,發球失誤、關鍵分處理、體能分配這些老問題依然存在,尤其是短時間內連續作戰,球員體力消耗巨大,像龔翔宇這種老將,后面明顯有點跟不上節奏,網友建議適當時機換唐欣頂一頂,這種建議其實很現實,中國女排要想在高強度賽程下保持競爭力,陣容深度和輪換機制都得跟上,否則下次遇到更強的對手,逆轉就真成奢望了。
而這場逆轉的最大意義,恰恰是在于鍛煉了隊伍的韌性和抗壓能力,4:8落后還能扳回來,這種“煉獄式的考驗對年輕球員來說絕對是寶貴的財富,不少球迷調侃,要是上屆球隊遇到這種局面,估計早就交代了,這屆女排能頂住壓力,靠的不是運氣,而是整體實力和臨場調整的結合,說到底,女排精神不是喊出來的,是一分一分咬出來的。
當然,賽后也有不少爭議聲音,比如有球迷吐槽發球太差、換人不果斷,甚至有網友開懟:“王媛媛除了攔網啥也沒有,但整體來看,大部分球迷還是給教練組和球員們點贊,尤其是對新人的表現普遍認可,畢竟,只有在大賽中不斷試錯、輪換、鍛煉,才能真正讓這支女排完成“更新換代,否則永遠只能依靠幾位老將,長遠來看沒出路。
說到底,中國女排這場逆轉德國,既是技術和心態的勝利,也是教練組和球員們共同成長的縮影,趙勇的臨場調整、主攻副攻的新人表現、全隊的拼搏精神,都讓人看到了這支女排的新面貌,當然,問題也擺在眼前,基礎環節還有待提升,陣容磨合還需時間,但只要這種“誰狀態好誰上、敢于輪換不怕試錯的風格堅持下去,女排就有希望再登巔峰,姑娘們繼續努力,全國球迷都在看著,期待你們下一場再放大招。
最后一句,這不是喊口號,是真心希望中國女排能把“逆轉變成常態,把韌性和實力都打在場上,不留遺憾,繼續為中國體育爭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