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你們,我們這辛苦錢真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拿到手”,拿到被拖欠多年的勞務報酬,八旬老人王某等人緊緊握著法官的手,反復表達著感激。
近日,灌南法院依托“執前督促+涉老綠色通道”機制,為包括王某在內的六位年邁老人追回勞務報酬11萬余元,一攬子化解六起拖欠老人勞務報酬糾紛。
時間回溯至2015年,王某受雇于周某經營的養雞場,負責肉雞喂養等工作。務工結束后,周某長期拖欠其勞務報酬。多次催討無果后,王某訴至法院,經調解達成協議:周某在2025年3月31日前支付20520元。但到期后,周某未履行付款義務,王某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接到執行申請后,在與王某談話中,承辦法官察覺周某可能還拖欠他人報酬,并隨即進行關聯案件檢索。經檢索發現,周某在經營養殖場期間,除拖欠王某報酬外,還拖欠同期給周某打工的其他五位老人的勞務報酬,其中一人還半身不遂,多人身患疾病,行動不便,六起案件總標的額11萬余元。
因該案涉及多名老人勞務報酬,關系老人生計,且考慮到六名老人行動不便、維權能力較弱,執行團隊一方面立即啟動“執前督促”機制,同步開通涉老案件執行綠色通道,優先推進案件辦理,全力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另一方面,組織專人接待六名老人,耐心傾聽訴求、安撫焦慮情緒,為后續執行工作奠定信任基礎。
執行團隊第一時間采取“線上+線下”財產查控程序,并多次至周某經營的養雞場尋找周某。在搜查、查控的執行威懾下,周某主動至法院,其坦言財產均投入養雞場經營了,目前養雞場資金鏈斷裂,其短時間內難以湊齊全款給付老人,希望能寬限些時日。考慮到周某所述與執行查控其財產情況相一致,且周某有積極履行的意愿,承辦法官再次與六名老人溝通,最終老人們同意給予20天的履行寬限期。令人欣慰的是,僅過12天,周某便通過親友借款、回籠貨款等方式湊齊11萬余元,主動向六名老人履行了全部債務,系列糾紛圓滿化解。
通過“執前督促+涉老綠色通道”機制,本案不僅一攬子化解了拖欠六名老人勞務報酬糾紛,還為涉老、涉民生系列案件的高效執行提供了可復制的司法實踐樣本。
來源:灌南縣人民法院
圖片:孫黎黎
編輯:張夢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