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每日幸運簽#
如今,手機幾乎成了人們形影不離的伙伴,手機殼也成了必備配件。網上各種款式的手機殼琳瑯滿目,其中 9.9 元包郵的產品銷量往往名列前茅。但你可能想不到,這些看似實惠的手機殼,說不定是危害健康的 “隱形殺手”。
不少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購買 9.9 元包郵的手機殼后,紛紛吐槽拆封后就有濃烈的塑料味,甚至使用一個月后,異味仍難以消散。更讓人揪心的是,有檢測發現,部分 9.9 元包郵的手機殼鉛含量超標 30 倍,這背后的問題實在不容忽視。?
記者調查發現,手機殼行業準入門檻極低,很多小作坊只要買套模具就能批量生產。為了壓縮成本,不少商家動起了歪心思,使用回收塑料、工業級染料,甚至違規添加廉價助劑。某從業者直言,正規原料每噸上萬元,摻入廢塑料后成本能降三分之二。?
這些回收塑料來源堪憂,部分商家可能回收醫療廢料、電子垃圾,簡單處理后就注塑成手機殼。這樣的手機殼往往攜帶塑化劑、多環芳烴、重金屬等有毒物質。就拿塑化劑來說,它能通過皮膚接觸和呼吸進入人體,長期接觸可能導致兒童發育異常,像性早熟、生殖系統發育受損等,還會增加成年人患病的風險。
多環芳烴里的某些成分有強致癌性,長期接觸會在人體內蓄積,引發基因突變。而使用廉價染色劑生產的手機殼,重金屬含量很容易超標,鉛含量超標不僅危害人體細胞,還可能破壞骨骼,引發腎衰竭。?
對此,有網友說:“以前總圖便宜買這種手機殼,難怪總覺得有股怪味,現在想想真后怕。” 還有稱,“這種事情不要從源頭抓起么?怎么流進市場的?” 有網友憤怒的稱:“9塊9買不來健康,卻能買來癌癥。”“這不是手機殼,是定時炸彈。”
手機殼雖小,但直接和人體接觸,其質量安全不容忽視。這些不合格的手機殼里的有毒物質,長期接觸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是累積性的,尤其是兒童,身體發育還不成熟,更容易受到影響。
有人認為,行業準入門檻低、監管不到位是導致問題頻發的重要原因,需要加強對生產環節的監管,提高原料和生產標準,同時也要讓消費者提高警惕,不要只圖便宜,盡量選擇正規渠道購買有質量保障的產品。?
9.9 元包郵的手機殼,看似是撿了便宜,實則可能埋下健康隱患。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意身邊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多一份考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