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每日幸運簽#
美國要對歐盟商品加征 30% 關稅的消息,讓德國捏了一把汗。德國總理默茨最近在接受采訪時直言,如果這事真成了,德國經濟出口行業的軟肋會被狠狠打擊,政府得把大部分經濟政策努力擱置,因為這會蓋過其他所有議題。
近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放話,8 月 1 日起對歐盟商品征收 30% 關稅,之前已實施的行業關稅繼續有效,還稱:要是歐盟敢提高對美商品關稅,美國就在 30% 基礎上再追加 “相應數額”。這可不是小打小鬧,德國作為歐盟經濟的重要支柱,出口是命脈,自然急在心里。
默茨說,他打算拉上馬克龍、歐委會的馮德萊恩,趁 8 月 1 日前趕緊找個各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還提到過去有過 “理性” 解決的先例。可這次的麻煩,沒那么簡單。美國和歐盟的貿易摩擦由來已久,從鋼鐵、汽車到農產品,不少領域都有過較量。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就頻繁拿關稅當武器,如今他若重返權力中心,這套 “美國優先” 的貿易政策怕是要變本加厲。歐盟這邊,對美國的能源政策、產業補貼也早有不滿,雙方的利益糾葛盤根錯節。
德國為啥這么緊張?看看數據就知道,德國汽車工業協會披露,30%關稅將使每輛出口美國的德國車成本增加數千美元。巴伐利亞多家汽車零件廠已收到美國客戶訂單取消通知,部分生產線被迫停工。這并非美國首次對德施壓——2018年鋼鋁關稅曾導致德國鋼鐵出口暴跌40%,但此次全面關稅波及機械、化工等更多支柱產業。
德國是出口大國,汽車、機械制造、化工等行業依賴國際市場,美國更是重要買家。30% 的關稅加下來,德國商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優勢會大減,訂單可能被其他國家搶走,工廠減產、工人失業都可能接踵而至。有德國媒體算過賬,光是汽車行業,每年對美出口額數以百億歐元計,真加稅的話,損失難以估量。
有德國網友說:“我們的汽車、機床好不容易在美國打開市場,這一下全要被關稅砸懵了?!?也有美國網友覺得:“加稅看似保護本土產業,可最后消費者得花更多錢買東西,誰也沒撈著好?!?還有歐洲網友吐槽:“美歐整天喊著盟友,一到利益上就紅了眼。”
有分析指出,美歐貿易爭端背后,是全球產業鏈重構的角力。美國想通過關稅逼歐盟在產業競爭中讓步,尤其是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領域。但這種 “以鄰為壑” 的做法,會打亂全球貿易秩序,德國出口受挫,反過來也會影響美國企業的供應鏈,畢竟很多美國產品的零部件來自德國。默茨想找 “理性” 解決方案,難度不小,特朗普的關稅牌往往帶著政治算計,不只是經濟賬那么簡單。
這場關稅風波,說到底是大國利益的博弈。德國出口行業的焦慮,其實也是全球貿易脆弱性的一個縮影。一旦關稅落地,受傷的不只是德國的工廠和工人,普通消費者口袋里的錢也會受到影響。至于 8 月 1 日前能不能談出個結果,現在誰也說不準,但這場較量,早已超出了簡單的貿易數字本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